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航天机器人化身文物保护员

2024-07-17 11:08:07    光明日报

过去,我一直从事智能装备设计研发工作,服务于航天器制造。直到2022年,我和同事涉足文物保护领域,开始了全新的研究。

我们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壁画。许多壁画已经存在上千年,经过时间的磨砺,如今它们的模样往往是“千疮百孔”。面对这些脆弱的文物,既要做好保护,又要做好“医治”,难度可想而知。我们研发的墓室壁画保护机器人,搭载着壁画“医治”的关键装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高功率消杀设备,开启了新的探索。

墓室环境及构型十分复杂,机器人控制的安全、稳定及精度,直接影响壁画的消杀质量,毫厘的失误都会造成文物的损坏。如何提升设备的“医治”效果,让一次“治疗”伤害最小、效果最佳?为此,我多次请教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专家。我们以主墓室常见规制“侧壁+穹顶”搭建仿真环境,进行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及精度保证研究,最终确定:首先,以激光导航导引机器人精确移动到工作位置,位置重复精度优于正负0.5毫米;然后,让机器人手臂末端端面随着墓室构型实时在线修正调姿,保证消杀设备辐照面与壁画辐照域的法向找正,实现两个面的夹角偏差在5°以内,最终达到指标。

航天科技与文物保护的交织,让我感受到科学技术的无限魅力。这份攻坚克难的坚守与执着,源自对航天事业的赤诚,更在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中得到发扬。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为了心中的梦想而努力。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刘梦、张蕾、陈海波、崔兴毅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娟、朱璐)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矢志创新攻坚 建设科技强国
下一篇:创新科技为巴黎奥运会添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