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消息,根据中国科学院官网信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包钢(集团)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南大学等合作,在白云鄂博稀土矿床发现两种铌钪新矿物,并获得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命名与分类专业委员会正式批准,被命名为鄂博铌矿和翟钪闪石。
6月29日,铌钪新矿物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上述最新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献华代表地质地球所发布了成果,地质地球所研究员范宏瑞介绍了新矿物研究成果。
据介绍,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蕴藏大量的铁、铌、钪、钍及萤石等矿产资源。1927年丁道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后,该矿床已发现矿物种类200余种。1959年以来发现包头矿、白鸽矿、白云钇钡矿等新矿物18种。鄂博铌矿和翟钪闪石是在该矿床发现的第19种、第20种新矿物。
铌、钪是白云鄂博矿床的伴生金属矿产资源,但研究程度较低且未被开发利用。2021年,范宏瑞研究团队在白云鄂博开展了系统的填图和采样工作,在矿物学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两种化学成分“异常”的矿物,即鄂博铌矿和翟钪闪石。
资料显示,鄂博铌矿呈黄褐色至褐色,板状,自形至半自形,粒度约为20微米至100微米,是一种结构简单的镁-铌氧化物类矿物,铌氧化物平均含量为58%;翟钪闪石,呈淡黄色或淡蓝色,长柱状,自形-半自形,粒度可达350微米,是一种含钪的角闪石族矿物,钪氧化物平均含量为6.4%。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院士何作霖1934年在白云鄂博发现稀土矿时,将氟碳铈矿定名为鄂博矿。此次的新矿物被命名为鄂博铌矿,代表了地质地球所在前辈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发展。翟钪闪石是在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个含钪新矿物。翟钪闪石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翟明国姓氏命名,以体现他在我国矿床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