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我国首套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投运

2024-07-02 12:36:18    科技日报

6月28日,记者来到广州南沙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见到纵横交错的“钢管森林”旁矗立着3个银灰色集装箱,以及1个小型储氢罐。这是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它于近日在广州正式投运。

据介绍,该装置在国内率先实现通过一套装置完成制氢和发电,实现了绿电和绿氢的双向高效可靠转换。这标志着我国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示范应用。

“这个装置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具有电解池和燃料电池两种模式,集制氢与发电功能于一体。”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杨怡萍介绍,“在电解池模式下,装置通过高温电解水制取‘绿氢’。将这些氢气收集到储氢罐,可随时向站内供氢。当一键切换到燃料电池模式后,装置可将储氢罐内的氢气输送回装置,通过电化学反应按需发电并网。”

研发团队先后取得大功率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等技术突破。目前该装置的系统电解制氢功率已达100千瓦,电堆平均每三度电可制一立方氢。相比传统电解制氢技术,该装置的效率提升了20%—30%。

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技术总监区定容介绍,该装置可作为储能设备,在用电低谷时将富余的绿色电能用来制氢,并储存起来,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就近消纳。它还可作为发电设备,在用电高峰时及各类应急情况下,将储存的绿色氢气用来发电,使电力供应更加安全可靠、绿色低碳。

该装置实现了从材料到系统的全面国产化。“作为小型、分布式的能源生产单元,未来通过模块化叠加组合,装置的制氢与发电功率可达到兆瓦级。”杨怡萍说。

这套电氢转换装置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预计到“十五五”期间,该技术将进一步应用于冶金、化工等领域,电氢转换规模将提升百倍,拓展到万千瓦级。

广州供电局副总经理龙云认为,通过“电—氢”转换,全社会用氢客户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用电客户。这既能大幅增加电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最终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记者叶青 通讯员黄欣然 黄旭锐)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上海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深中通道有哪些创新技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