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智能技术成为裁判好“帮手”

张佳欣    2024-07-02 12:03:07    科技日报

北京时间6月27日凌晨,欧洲杯小组赛阶段比赛全部结束,16强全部产生。

不少球迷都有这样的感想:国际足球锦标赛常常会带来创新,无论是比赛风格、战术方法,还是1998年世界杯上全队染着金发的罗马尼亚队带来的“黄色旋风”。而近年来,球迷们享受到了另一种“科技范儿”带来的“新鲜感”,比如能帮助裁判做出更准确判断的智能技术。

今年夏天,德国延续了这一趋势。在2024欧洲杯的绿茵场上,碰撞的不只是足球与激情,其背后更是完美融合的体育与科技:从VAR到半自动越位技术,从“鹰眼”系统到“连接球”技术……这些高科技元素的引入,让比赛更加公正、公平。

VAR帮裁判实现精准判罚

《自然》网站近日报道称,人工智能(AI)的“全视之眼”将比最狂热球迷的眼睛还要更密切地关注比赛。如今,升级后的半自动版本视频辅助裁判(VAR)融合了更先进的AI技术和嵌入足球中的实时跟踪芯片。

英国《每日邮报》介绍,VAR是指使用摄像头、传感器和AI来帮助裁判作出更精准决定。此次欧洲杯上,VAR由位于莱比锡技术中心的团队负责。

VAR团队将不断检查与“改变比赛局面”有关的四种问题——进球、禁区内事件、红牌和处罚对象错误。一旦发现问题,他们可以建议裁判取消或更改判决,但最终决定权仍在裁判手中。有关审查过程的信息会以简洁的文字形式发布,并投放到现场大屏幕上,而不是通过口头传达。

SAOT有效减少判罚时间

半自动越位技术(SAOT)与VAR搭配,是赛场裁判的另一位得力“助手”。它也是一种聪明的AI系统,可以帮助裁判快速作出正确决定。这项技术跟踪球员的四肢,以检测他们是否处于越位位置,并向VAR团队发送警报。

那么,SAOT如何更好地帮助VAR“监测”一场足球比赛?这要归功于欧洲杯所有球场屋顶的10台专用摄像机,这些摄像机能够跟踪22个球员每人身上从头到脚的29个独立点位。比赛之后,全场共计超过600个点在运动。这些数据将以每秒50次的速度输入计算机。

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测球和球员的位置与速度,甚至球员身体部位的移动速度,可以确定球员的任何部位是否在半秒内越位,然后向VAR团队发送警报,VAR操作员可以验证和确认信息并通知裁判。这将大大减少VAR作出决策所需的时间。

“鹰眼”技术解决门线争议 

还记得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的“门线冤案”吗?英格兰足球运动员弗兰克·兰帕德一脚精彩的吊射击中横梁弹入球门线内半米后,鬼使神差又弹出了球门,由于裁判组的失误,这一球最终没有算进。如果那时候就有“门线技术”,当时的英格兰球迷们就不会抱憾而归了。

此次欧洲杯上,名为“Hawk-Eye”的“鹰眼”技术就能立即判断球是否整个越过球门线,这对裁判做出准确判罚很有帮助。每个球场的屋顶都安装了14台摄像机,“瞄准”每个球门,共同提供球的精确位置。如果球被认为越过了球门线,一条电子信息就会发送到裁判佩戴的类似手表的接收器上,让他们知道该进球有效。

“连接球”杜绝“上帝之手”

此次赛事,在足球上也采用了带有“黑科技”的“微芯片足球”。阿迪达斯提供的本届欧洲杯官方比赛用球名为“Fussballliebe”,德语意为“足球之爱”。该球首次将“连接球”技术带入欧洲杯赛场,可实时向裁判发送精确的足球数据。

这款足球内置“连接球”技术的感应芯片。该芯片能够以每秒500次的频率监测外界与球体的接触情况。当球受到球员脚或手的冲击时,内部芯片可以确定准确的时间和接触点,这对于裁判判定一些有争议的进球或者“上帝之手”至关重要。同时,感应芯片还能迅速上传球员位置数据,为SAOT提供有力支持。

“连接球”技术与SAOT技术协同工作,确保了裁判能在关键时刻准确判断球和球员的位置。

此外,感应芯片由一个通过感应充电的可充电电池供电,与智能手机使用的无线充电技术类似。FussBallliebe还采用了“微观和宏观纹理”的聚氨酯外皮,并由20块球面模块组成,以增强其空气动力学性能。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上海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我国科研团队在毫秒脉冲双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