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迭代发展、算力能力的不断提升,其与社会经济不断融合,成为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在能源、互联、智能的推动下,以及“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我国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大力推进算力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清洁能源为上游、以绿色算力为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产业为牵引的绿色智能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据国网能源研究院的测算,数据中心计算所耗费的电量到2030年将翻一番,2035—2040年间我国用于数据中心的电力将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10%。算力产业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对电力的需求逐年增大,“绿色算力”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绿色算力通过算力生产、供给、服务等全过程的绿色低碳,对底层设施、算力资源、管理平台和应用服务等多个层面的节能减排实现“绿色算力”。推进绿色算力发展,不仅将进一步降低算力成本,也能有效赋能千行百业进行绿色化转型升级。由于算力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量巨大,这就需要高性能的芯片支撑和大量稳定的电力供给,而以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成为算力电力供给的重要来源。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人工智能提升绿色发展效率的重要实现方式。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加快数据要素释放作为大模型训练素材,人工智能可以借助于“类人思维”,进行自主决策、规律识别和科学判断,对生产方式进行更加精准把控,实现绿色生产。比如,智慧电网通过及时捕捉企业和公众的电力消费数据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一体化融合,同时满足供需、降耗和节能。因此,相对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的绿色效应更值得关注。
当前,人工智能正向多场景、规模化、融合度高的阶段发展,数据量急剧增长,算法模型愈加复杂,应用不断延伸,利用智能算力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打造新的商业模式,建成绿色智能产业集群,成为产业发展的选择。虽然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保持快速发展,但是,算力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从目前行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电力、算力、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势头迅猛,但尚未形成“电算智”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还存在各地发展的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标准不统一,智能算力与上游清洁能源、下游人工智能产业的统筹布局力度不足,应用场景不丰富、运营模式不成熟等问题,亟须朝着标准化、集约化、低门槛和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此外,智能计算中心还要进一步推动智能算力资源与应用的融合匹配,强化顶层设计、做好统筹协调,以清洁能源保障算力体系建设、以算力体系助力人工智能发展,促进“电算智”融合等方面持续用力,积极打造高质量绿色智能产业生态。
系统谋划布局优化调整。根据智能算力发展需求,统筹兼顾土地、电力以及气候等资源禀赋,实施“东数西算”等工程,研究制定国家层面规划,布局一批国家绿色智能产业大基地,就近利用周边稳定可靠电源,建立智能算力训练基地,打造以可再生能源为能源保障的算力体系,推动“电算智”产业经济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同时,合理打造算力服务平台,铺就共建国家互利合作的“数字发展之路”,以更高效、更绿色的算力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统筹协调全链条发展。统筹推进电力系统和网络、计算、存储等数字基础设施融合升级,推动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柔性控制,提高能源电力全环节全息感知能力。推动各类能源互联互通、互济互动,支撑新能源发电、新型储能、多元负荷大规模友好接入,提升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接入互动能力。创新应用“云大物移智链边”等技术,加快信息全环节建设,推进各能源品种数据共享和价值挖掘,丰富能源行业大模型应用。建立健全数据资源管理应用体系,深化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持续深化东西部数据要素化协作,共建大数据交易中心,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加快推动未来产业布局。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持续加强绿电、算力、人工智能等领域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开辟量子技术等新赛道,创新融合超级计算、智能计算与量子计算,以提升量子算力为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量子计算产业示范基地。构建一体化量子—超算—智算算力网络和服务平台,并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领域实施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加快布局谋划未来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筑大国竞争新优势的突破口和支撑点。
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和分级要求》《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持续深化算力产业上下游优惠政策的贯彻实施,建立合理分工、科学联动、高效协作机制,鼓励计算企业持续提升自主创新力。参照传统产业发展“链长制”模式,深入实施绿色智能产业链“链长制”,由各级政府“一把手”亲自抓,优化算力上下游创新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链不断优化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导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参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算力技术产业发展。出台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持续强化算力上下游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坚持“高精尖缺”导向,以优质企业、高水平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创新平台为载体,全方位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