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人类探月新一步 中国航天新起点

董瑞丰 宋晨 徐鹏航    2024-06-27 10:04:45    新华社

6月25日,嫦娥六号在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是人类探月迈出的全新一步,也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开展了100多次月球探测、10次月球正面采样返回,但月球仍有诸多未解之谜。月背因路途险阻,鲜有人类涉足,更是蒙着神秘“面纱”。

勇于创新,方能阔步前行。

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嫦娥四号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正面月壤,嫦娥六号如今采回月背样本。一个个中国“首次”、世界“首次”,持续闯向科技创新“无人区”,不断拓展着人类的知识厚度。

借助这次采回的月背样本,科研人员可以对比此前月壤,深化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认识。多项研究同时开展,还将为不同学科的基础前沿注入新鲜力量。全世界都在期待,这份“珍宝”能为人类探索自然奥秘带来更多惊喜。

善于创新,方能行稳致远。

从载人航天“三步走”到探月工程“三步走”,数十年来,中国航天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远大目标逐渐变为现实。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科技强国的一条重要路径。以嫦娥六号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事业,正在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什么”“怎么走”作出生动诠释。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一份争分夺秒的时间表,更新了中国探月的任务书。月球是人类向宇宙进发的第一站,月球探测之后,更有深空探测不止步。

仰望星空,更觉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

嫦娥六号搭载4台国际载荷,开展了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嫦娥七号将搭载6台国际载荷;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继续开放……同命运、共梦想,中国人逐梦太空的大门一经打开,全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就不会停止。

向着星辰大海,勇攀科技高峰的中国,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越星河,携月壤,嫦娥六号逐梦归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