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新研究揭示过量氮肥导致水稻减产的分子机制

李晨 赵广欣 许天颖    2024-06-14 11:52:43    中国科学报

农业生产中过量施用氮肥反而会降低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团队首次在分子遗传学层面阐明了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水稻无效分蘖形成的机理,从水稻自然群体中发掘了氮高效优异单倍型转录因子OsGATA8-H,同时结合基因编辑和回交育种技术创制了优异氮高效育种材料。6月13日,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

单位面积有效分蘖数是决定水稻单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上世纪60年代以来,氮肥的大幅投入促进了粮食单产的提升。但科学家们发现,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无效分蘖过量生长,抑制水稻有效分蘖的形成,反而会降低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

该研究围绕以OsGATA8-H为核心的分子调控模块,阐明了氮调控有效分蘖形成的重要科学问题。“此次发现的转录因子OsGATA8-H类似调控铵离子转运的一道‘闸门’。”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农大教授王春明说,这道“闸门”可以“双向调控”氮素利用效率,在低氮条件下,“闸门”通过增加OsAMT3.2表达,促进水稻铵吸收;在高氮条件下,这道“闸门”又能适当提高OsTCP19的表达,促进更多分蘖发育成有效分蘖,减少无效分蘖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团队又通过基因组编辑和基因聚合技术,将优异单倍型基因OsGATA8-H导入现代栽培品种中,为水稻氮高效育种、减少化肥使用,推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

这一成果前后历经了十余年时间。该团队自2013年起,从1万份育种材料中精心筛选,挑选出了1000份性状优异的亲本。进一步筛选出175份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最终找到了OsGATA8-H这道关键的“闸门”,并连续3年田间实验,通过基因敲除和过表达实验完成了从基因到表型的双向验证。

德国莱布尼茨植物遗传和作物研究所所长Nicolaus von Wiren评价:“研究人员鉴定了氮高效关键转录因子GATA8,并探索了等位基因多样性,是一项系统深入的原创性成果。在现代水稻品种中发现了优异单倍型GATA8-H,将对水稻氮高效遗传育种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该成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等资助。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加速科技创新拥抱海洋经济
下一篇: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折射率高度可调谐的新型光学材料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