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推动我国算力产业协同发展

王志勤    2024-06-07 10:45:05    学习时报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算力作为激发数据要素潜能的新动能,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算力基础设施是算力的载体,对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赋能科技创新进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社会高效能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发布《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引导我国算力产业发展。
  我国算力规模持续提升,区域协同发展逐步增强。从算力规模总量来看,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用标准机架超过810万架,算力规模达到230EFLOPS,其中智能计算占比近30%。存力规模达到约120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超过25%。从区域布局来看,西部枢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根据《中国综合算力评价白皮书(2023年)》发布的数据,东部省份算力发展总体处于领先水平,西部省份数据中心建设加快,部分西部省份以其自身在存力、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也跻身全国前十。与此同时,各城市边缘数据中心也在加快建设,云边协同的算力布局模式更加成熟。
  优化算力布局是促进供需协同、提升赋能成效的关键举措。长期以来,我国算力布局主要以市场需求导向为主,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较快、产业聚集度高,互联网、通信、金融等算力需求大的企业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等新兴算力应用场景活跃。为了更加高效便捷地向用户提供算力资源,算力提供者大多向东部聚集。为了进一步推动东西部算力协同发展,引导算力设施合理布局,促进数据要素流通,我国政府积极推进东西部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优化算力布局是推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从设施建设来看,算力布局涉及数据中心物理位置选择、资源配置,对数据中心服务范围、服务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从产业发展来看,算力布局关乎整个产业的协调与平衡,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算力布局优化成效初步显现,但算力与业务、网络、应用、电力等要素协同能力仍有待强化。为了进一步提升算力应用服务能力、推进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强化算力布局引导,推动算力与业务、网络、应用、电力等要素协同发展。
  一是统筹算力布局与业务协同,优化调整通用算力,引导提升智能算力。通用算力以服务实时性业务为主,建设布局主要围绕业务展开,且我国通用算力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已经形成围绕一线城市等需求旺盛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布局分布,部分高时延业务在西部布局,需进一步引导区域间协同发展。智算中心发展相对较晚,且大模型所带来的智算需求爆发式增长时间较短,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AI模型训练具有训练耗能大、服务实时性要求低的特点,使得算力布局受能源分布、研发优势影响较大,当前能源优势明显的内蒙古、河北、贵州等地区,以及研发优势明显的北京、杭州、合肥等地区均是智算中心布局的热点地区。与此同时,在大模型热潮下,部分城市建设了规模相对较小的智算中心,也较好地补充了当地的模型微调需求。
  二是统筹算力布局与网络协同,算内网络创新突破,入算、算间加速发展。算内网络成为创新重点,尤其是面向智算的高性能网络。目前无限宽带(InfiniBand)网络具备低延迟、高带宽的特性,被用于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但其体系相对封闭。近年来,以太网凭借灵活、低成本的优势,成为国内外相关企业开展智算网络技术优化和产品研发的重点。目前,业界主要从物理层、链路层、传输层、软件层改进以太网技术,在兼容当前以太网生态的前提下,提升以太网的转发性能,满足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对网络的需求。高速泛在、弹性敏捷的入算与算间网络不断加速发展,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全国光纤里程及5G基站数持续增长。三大运营商加快光传送网(OTN)、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分段路由(SRv6)等技术应用,推动区域间高速直联网络建设,围绕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优化骨干网络架构,规划建设超过180条干线光缆,跨域算力基础设施互联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统筹算力布局与应用协同,强化算力供需对接,提高算力赋能水平。在数字化发展进程中,企业积极推动算力设施布局建设,通过自建或租用数据中心,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布局与应用相结合是各企业规划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依据,需进一步在业务类型特点、算力支撑能力、网络要素保障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构建从企业应用特点到算力中心选址,再到国家算力布局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部分地方政府开展了区域性算力交易平台、算力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试点,以促进算力供需高效对接。目前,行业“条状”和区域“块状”算力网发展迅速,但东西部协同的算力应用场景尚不健全,需进一步强化算力与应用的协同。
  四是统筹算力布局与电力协同,保障能源高效供给,促进节能降碳。算力中心是能源集中消耗产业。从区域能源协作来看,部分西部枢纽节点省市依托自身能源优势与东部枢纽省市开展能源领域协作,一方面以自身绿色算力为基础承接东部算力需求转移,提高算力能效;另一方面,面向东部提供绿电资源,满足东部算力基础设施用电需求。从算电协同技术创新来看,在“双碳”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观引导下,技术进一步创新发展,企业积极探索源网荷储、分布式光伏等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推动数据中心绿电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在数字化转型新时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算力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要持续强化算力布局引导,推动算力与业务、网络、应用、电力等要素协同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好科技力量 守护蓝色家园
下一篇:海绵动物早期演化研究获重要进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