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研究揭示岩浆演化过程中的镁同位素分馏行为

王敏     2024-06-05 11:52:58    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思杰在导师黄方教授的指导下,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对镁同位素在洋中脊岩浆系统中的分馏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高精度的镁同位素数据,揭示了矿物分离结晶过程对残余熔体镁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地学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

镁是地球重要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近十年来,虽然大洋玄武岩的镁同位素已被广泛应用于理解地幔演化和壳幔物质循环,但是,地幔部分熔融和矿物分离结晶对熔体镁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还不清楚,主要原因是镁同位素测量精度不够高,难以鉴别岩浆过程中微小的镁同位素组成变化。

近年来,黄方团队建立了基于t检验统计的测量方法,目前镁同位素的分析精度已经优于0.03‰,数据质量达到世界一流。

此次工作中,研究团队测量了来自东太平洋洋隆北部和重叠扩张中心的洋中脊岩浆岩的镁同位素组成,研究分离结晶过程中镁同位素的分馏行为。这些样品包括相对原始的玄武岩到演化的英安岩,其镁同位素组成从-0.27‰变化到-0.17‰, 表现出最初增加、随后持平、最后降低的趋势。这个趋势清楚地对应了岩浆分离结晶的三个阶段,其主导矿物依次为橄榄石+斜长石、单斜辉石+斜长石、钛磁铁矿+单斜辉石+斜长石。

研究团队使用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估计了主要含镁矿物橄榄石、单斜辉石以及钛磁铁矿与熔体间表观分馏系数。模拟结果表明,矿物结晶可以很好地解释样品中的镁同位素变化。

研究人员介绍,他们得到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当使用幔源熔体的镁同位素组成来约束其地幔源区组成时,需要考虑岩浆演化过程中分离结晶的影响。此外,高质量的镁同位素数据可以为行星和地球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
下一篇:中美合作探索地球生物演化之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