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最灵敏单分子检测方法面世

刘霞    2024-06-05 11:50:42    科技日报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团队开发出迄今最灵敏的单分子检测和分析方法。利用他们开发的光学微谐振器(微腔)装置,科学家不用借助荧光标签即可观察单个分子,有助更好地了解物质组成部分如何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药物发现和先进材料开发。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杂志。

研究负责人兰德尔·戈德史密斯表示,虽然科学家可从更大范围的材料和生物系统研究中收集有用信息,但观察单个分子的行为和相互作用是一种更精确地理解复杂系统的方式,并可能带来新发现。

研究团队开发的光学微谐振器(微腔)有一个极其微小的空间,光可以被困于其中,在几纳秒内与分子相互作用。微腔由位于光纤电缆顶部的小镜子制成,这些光纤镜使光能在微腔内非常快速地来回多次反射。分子被引入微腔后,当光穿过微腔时,不仅能检测分子的存在,还能获取有关分子的信息。这些信息可用于确定分子形状,从而揭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戈德史密斯指出,虽然存在其他可以实现类似目的的方法,但它们往往需要大量样本材料且耗时较长,而新微腔技术几十秒内就可以给出答案。此外,虽然荧光标签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但它们可能会改变分子行为,从而掩盖分子之间自然的相互作用。而新的无标签方法则规避了这一点,并提高了分子检测效率。

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该技术的性能,并期望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揭示分子的秘密。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
下一篇:中美合作探索地球生物演化之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