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0余位视障人士受邀来到中国盲文图书馆“观看”了今年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无障碍版),这部经过精心制作的无障碍版影片让他们尽情享受到了“看”大片的快乐。当天适逢第13个全球无障碍宣传日,《热辣滚烫》导演兼主演贾玲还通过视频“现身”活动现场,呼吁影视行业将更多作品授权制作无障碍版本,让更多的视障朋友能够共享这份美好。
公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1700万名视障人士,由于视力受损或失明,他们无法像常人一样感受银幕上的焕彩光影,但他们与普通人有着同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帮助视障群体“看”电影并“看懂”电影?一直以来,业界各方进行了积极探索。2021年,我国发布《“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其中把“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点任务。2022年5月5日,《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对我国生效,该条约旨在为阅读障碍者提供获得和利用作品的机会,从而保障其平等获取文化和教育的权利。与此同时,无障碍影视也迎来快速发展,不少网络视频平台担起社会责任,不断借助自身影视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无障碍文化产品供给方面不断探索。此次活动中,中国盲文图书馆就与腾讯视频合作推出了“无障碍剧场”,该“剧场”计划通过各方共享版权影视内容、共同制作影视作品无障碍版的方式,分批次上线600余部影视作品的无障碍版本。据悉,首批上线的190部影视作品除了此次放映的《热辣滚烫》,还包括《三体》《梦华录》《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漫长的季节》等近年来的热门影视剧,甚至包括《奇遇人生第二季》等无障碍化的综艺节目,全国的视障人士均可通过盲协身份认证免费观看这些内容。
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科技助残的目的在于通过技术手段,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自主性、便利性和平等的社会参与机会。利用最新的数字科技让视障人士实现无障碍“观影”、平等便利共享文化服务,是数字时代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说现实生活中的盲道方便了视障人群的出行,类似“无障碍剧场”这样的精神文化世界里的“盲道”则是助力视障人群融入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让他们能够充分享受影视作品带来的娱乐和艺术魅力。这既体现了社会在文化服务方面对视障人群的尊重和关注,也进一步实现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全民共享。
近年来,随着数字科技在文化领域的持续融合应用,智能数字技术对打造文化领域助残设施和助残服务的赋能愈发凸显。比如,以往需要盲文图书馆等视障群体文化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一部部以口述的方式制作的“无障碍影片”,如今在AI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助力下实现了更加规模化的制作和服务。“无障碍影片”通常需要将普通电影进行重新剪辑,再增加大量配音解说,把场景的转换、人物的穿着打扮和动作等视觉形象转化为声音传递给视障观众,让视障观众可以相对完整地获取影片的细节,更好地理解剧情。以往制作“无障碍影片”需要制作者观影十几遍后撰写脚本、配音,再合成影片,制作一部“无障碍影片”的用时约为30天。但通过AI生产系统进行辅助处理,制作周期据说可降至10天左右。比如,AI系统可通过多模态长视频理解大模型实现对镜头、片段、视频的层级化剧情理解,自动在对白间隔超过5秒的部分生成描述文字,并给出建议字数,辅助制作人员进行脚本优化。而且,智能系统还会根据优化后的文字生成个性化语音讲解,将生成的讲解音轨自动合成进影片中。可以说,数字科技释放的强大生产力,为无障碍影视作品的大批量供给带来了更多可能,让视障人士离实现“观影自由”越来越近。
当然,无障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局限于影视领域,还包括文艺演出、文化资讯交流等方面的无障碍环境打造,这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作,涉及诸多层面,既是有关部门和机构的职责,也是社会各界的义务,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和重视,更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日益完善的无障碍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将进一步增强视障人群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也让我们的社会更有温度。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