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珠峰顶的首份超声图和脑电数据被传回

刁雯蕙     2024-05-22 11:28:13    中国科学报

5月21日,记者了解到,华大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传回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与脑电数据。本次攀登珠峰以科学探索为目的,旨在开创性产出高海拔科研数据,深入解析人体在极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生理机制,为未来的科学和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启发。

4月18日,华大登山队抵达日喀则珠峰大本营,正式开启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在高原适应性训练和攀登过程中,华大登山队员持续监测和采集了从0米到8848米不同海拔高度下队员的生理指标、脑认知、眼动、眼底、运动机能、心肺超声等多维表型数据,获得了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影像组及细胞组等多组学数据。

据了解,华大将利用本次科研计划获得的数据,来助力构建高原人体健康生命大模型。华大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介绍:“2010年,我们基于生命中心法则,发现了高原适应性基因EPAS1;这一次,我们转向了时空法则,希望能从时间与空间维度,进一步深化对遗传与环境协同作用的理解。”

为更好地完成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华大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实验室”部署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及时响应检测需求与科研任务,完成了高海拔性能验证,各项数据指标表现良好,刷新了最高海拔运行纪录,未来可为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下的多组学研究提供有力工具支撑,助力高原环境监测和高原医学发展。

在海拔8300米的营地,华大登山队员使用无线掌上超声设备完成了与远在4000公里外的北京医院超声科主任、2500公里外的四川阿坝临床医生以及4000公里外的深圳团队的连线,成功实现会诊,并对登山队员进行了颈动脉实时超声扫查,以探索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在极端高海拔地区的影响。

现场,华大研发的无线掌上超声随队登顶珠峰,在峰顶实时获取了登顶队员的颈动脉超声扫查图像,这是全球首张诞生于世界之巅的超声图。此外,登山队员的静息态脑电数据也被记录下来。

对于本次华大珠峰科研计划的目标,汪建表示:“我们组织了一个跨学科的队伍,把更多的仪器设备搬到更高的海拔上来,探讨人类在极限条件下的生理机制等科学问题,希望能够对生命起源、物种演化、气候变化、地外生命等重大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未来的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数字乡村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下一篇:量子相变的无序算符标度行为研究获重要进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