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我国科研团队应用卫星影像实现地质灾害精准预测

吴纯新    2024-05-21 11:09:30    科技日报

5月20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周超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专家,通过卫星影像获取滑坡灾害精细变形,实现了滑坡灾害的有效预测,为大区域范围内滑坡灾害的普适性监测预警提供了新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国际期刊《工程地质》上。

当前,全球范围内地质灾害频发,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更准确、更经济的预测方法,减少滑坡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周超介绍,卫星技术为滑坡灾害观测提供了新手段。该预测方法通过多时相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MT-InSAR)技术,从卫星影像中提取滑坡的位移信息,为预警预报提供低成本基础数据。研究团队通过卫星观测数据,揭示了水库滑坡的时空变形机制,并应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滑坡运动对环境驱动因素的动态响应函数,提升了预测的有效性。

该方法在我国三峡库区已得到成功应用。研究结果显示,MT-InSAR可以精准地监测滑坡变形,机器学习算法能准确建立滑坡变形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通过整合MT-InSAR和机器学习技术优势,该预测方法不仅能考虑滑坡灾害演化的物理机制,而且能在大尺度范围内进行高效、准确地预测。

周超表示,随着卫星观测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正在逐步向智能化、普适化和空天地一体化方向发展。这项研究不仅能为地质灾害预警领域带来新技术突破,也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的长期研究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数字乡村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下一篇:耦合脱苦技术改善亚麻籽油口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