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漆酶蛋白与油菜素甾醇信号之间的直接联系获揭示

朱汉斌    2024-05-21 11:08:12    中国科学报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联合中山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揭示了miR397-OsLAC-OsTTL通路调控水稻产量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

“我们揭示了miR397-OsLAC-OsTTL通路介导油菜素甾醇信号进而调节水稻产量的分子机制。”论文第一作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于洋表示,该研究建立了漆酶家族成员联系植物油菜素甾醇信号通路的分子纽带,加深了对非编码RNA调控网络精准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理解。

据介绍,microRNA(miRNA)主要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表型变化和生命演化。植物漆酶作为一类古老的蛋白家族,曾被报道主要参与木质素合成、酚类化合物的氧化以及活性氧物质的积累。

2013年,中山大学教授陈月琴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文章,首次报道了漆酶蛋白的新功能:漆酶基因OsLAC受到miR397的调控,并通过影响油菜素甾醇信号途径来调节水稻产量。然而,漆酶如何影响油菜素甾醇信号转导和水稻产量的确切机制却不清楚。

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对OsLAC进行了生化和遗传学分析,发现transthyretin-like(OsTTL)蛋白可与OsLAC相互作用,并在水稻中充当油菜素甾醇信号的负调控因子。在水稻中过表达OsTTL导致植株呈现株型矮小、叶片直立、籽粒变小和产量降低等表型,而敲除OsTTL基因则导致植株籽粒增大和产量提高。有趣的是,OsTTL蛋白Ser226位点的磷酸化修饰对该蛋白的降解至关重要,而OsLAC与OsTTL的结合可以保护OsTTL免受磷酸化介导的蛋白降解。

该研究还发现油菜素甾醇信号受体蛋白OsBRI1可能参与了OsTTL蛋白的磷酸化过程,进一步的遗传互补实验也显示Osttl×OsBRI1-RNAi植株的籽粒明显比OsBRI1-RNAi和野生型植株大,表明敲除OsTTL有效地回补了OsBRI1敲低所带来的油菜素甾醇不敏感表型。

该研究确立了漆酶蛋白与油菜素甾醇信号之间的直接联系,揭示了miR397-OsLAC-OsTTL这一调控通路的分子功能,有望为作物遗传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物质基础和理论支撑。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数字乡村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下一篇:耦合脱苦技术改善亚麻籽油口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