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安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陈慧娟 常河    2024-05-17 11:28:30    光明日报

“过去的10年是安徽跨越发展的10年。”5月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开门见山地说。“跨越”表现在:安徽10年间连跨了三个万亿级台阶,经济总量从1.9万亿元增加到去年的4.7万亿元;在我国的经济版图上,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规上工业营收从3.3万亿元增加到5.1万亿元,成为新兴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

立足“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即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安徽正在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通江达海、左右逢源的发展优势。

厚积薄发 动能强劲

发布会上的一组数据鼓舞人心——全球10%的显示面板,全国50%的光伏玻璃、20%的光伏组件、10%的汽车由安徽生产。

这样的成绩,根植于全省近2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近年来,安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迅猛发展。

蓬勃向上的发展局面背后,是安徽数十年如一日地加大科技投入。“在科技创新上,安徽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居全国第4位。”王清宪表示,目前安徽建成、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有13个,大科学装置及其集聚的大量科学家和高端人才,使安徽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安徽还通过一系列改革,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大科学装置与企业协同创新,构建了“政产学研金服用”贯通的创新生态,激发科学家和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力。“今后这里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新兴产业的摇篮。”王清宪说。

顺势而为 乘势而上

立足于科技创新上的优越积累,在新一轮产业发展变革中,安徽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安徽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都已超过万亿元,新材料和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也超过5000亿元。

“这里是长三角和中西部‘两个扇面’的交汇点,也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王清宪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这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进一步表示。

近年来,安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上与沪苏浙等高度对接,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去年全省在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中,实际到位资金六成以上来自沪苏浙,安徽的优质企业也不断融入沪苏浙产业链。

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也离不开安徽“龙头+配套”“集群+集聚”“科创+产业”等关键做法。

安徽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路径,坚持不懈推进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费高云以汽车行业举例,安徽以奇瑞、蔚来、江淮、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企业为龙头,吸引汽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超过4000家。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470多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安徽坚持走“科创+产业”的路子,促进创新资源为产业服务、向企业集聚。“我们要求每年新认定的产业创新平台中,企业牵头的要达80%;每年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中,由企业‘出题’的也要达80%。”费高云说。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长三角一体化为安徽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更重要的是,在一体化发展中让老百姓能够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如今,每天从合肥到上海的高铁有78对、到南京有116对、到杭州有78对,新生儿入户、企业设立等173个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医保结算、人才业务办理等52个居民服务事项实现“一卡通办”,群众跨地区工作生活更加便利。

安徽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皖北地区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过去饮水主要靠地下水,取水难、水质不稳定。从2021年起,安徽总投入260多亿元,引调长江水到皖北,进行地下水水源替换。到2023年年底,共有13个县区已完成替换,预计到2025年年底,3000多万皖北居民都能喝上更优质的水。

谋划事关全省的民生大事,不忘群众身边的民生“小事”。2023年以来,安徽创新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民声呼应”平台体系,构建收集、转办、督办、评价、反馈等闭环工作机制,有效破解了惠民政策落不细、为民服务跟不上、群众意见上不来等问题,确保群众诉求有地方说、有部门管、有人帮助解决。截至目前,全省“民声呼应”收集到的群众诉求5.17万个,直接推动解决5.08万个,受到群众点赞。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济南高新区:争当绿色低碳发展领跑者
下一篇:中外科研人员破解诺氏驼基因之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