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作家汉娜·阿内森在《星尘》一书中,反思了人类对地球的影响。书中记录了一群青少年学生对“气候变化让你错过了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其中,两个回答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光污染。
根据美国《科学》杂志稍早时间发布的《新世界人造夜空亮度地图》报告中的数据,全球超过80%的人口以及几乎所有的美国和欧洲人都生活在被光污染笼罩的天空之下。这种光污染导致每10个欧洲人中,就有6人无法目睹璀璨的银河。在欧洲,高达88%的陆地居民在夜晚都受到光污染的侵扰。
生物钟和睡眠受影响最大
光污染破坏了夜空美景,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每年,地球表面的照明面积和夜空中的人造光强度都在以惊人的2.2%的速度增长。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艾丽西亚·佩莱格里纳强调,这种增长趋势不容忽视。
近期研究更是揭示了光污染对人们健康的严重影响。一项最近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中风》上的研究首次将增加接触人造光、明亮的夜间室外灯光与较高的中风风险联系起来。通过对28000多名成年人的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与夜间较少接触外部光线的人相比,那些暴露在更多光线中的人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43%。
此前研究表明,暴露于夜间室外光线与患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增加有关,而且还可能对人们的昼夜节律和夜间休息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都是中风的已知风险因素。
佩莱格里纳指出,夜间人造光的存在会对身体产生两个直接影响:一是改变生物钟,二是抑制褪黑素(睡眠激素)的合成。生物钟是身体内部的计时器,它根据自然光和黑暗交替来调节生理和行为。然而,在夜间暴露于强大的人造光下时,这个计时器就会被打乱,导致昼夜节律发生改变,身体陷入混乱状态。另外,褪黑素只在晚上分泌。因此推断,人造光污染会对人们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沿海生态系统被殃及
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同时,光污染还对沿海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新西兰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天空发光”现象对三鳍鱼生长模式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其觅食能力。这些鱼类通常根据月相周期来繁殖和生长,但表层水域的夜间人工照明模式却打破了这一自然规律。
惠灵顿市的光污染数据显示,在距离市中心60公里的地方,夜间照明水平显著升高。受此影响的三鳍鱼样本在生长模式上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体形与正常鱼类不同。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它们游泳与觅食能力,还让它们在明亮水域中的生活变得愈发艰难。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即便是最微小的变化也有可能在食物链上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像三鳍鱼这样的小型物种,其数量的短期波动有可能演变为更大规模、更长期的影响,从而对远洋渔业构成实质性威胁。
城市过度照明需纠正
面对光污染问题的严峻挑战,人们急需采取行动以纠正城市过度照明的现状。西班牙《国家报》指出,城市中的路灯、发光广告显示屏和其他光源越来越多,这不仅降低了城市的宜居性,还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佩莱格里纳强调,光污染主要源于人造光滥用。因此,必须重新考虑人造光的利用方式。例如,采用更好、更可持续的照明解决方案,避免光线直射天空,并限制公共场所照明时间。她建议,采用人眼可见光谱范围的灯光,同时避免使用白光灯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光源。这类光源容易散射到大气中,遮蔽夜空中的繁星,对天文活动构成干扰。
佩莱格里纳说:“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减少光污染对地球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威胁,让星空重新点亮我们的夜晚。”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