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科研人员联手攻关给中药材根腐病“开方”

王迎霞    2024-05-08 11:19:25    科技日报

中药材春种春管正当时。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一种以微生态调控为核心的根茎类中药材根腐病生物防控技术,正在加速示范与推广应用。

中药材种植业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近些年,病虫害频发、药材区土壤养分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2022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下,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实施了“宁夏道地根茎类中药材根腐病生物防控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着重解决宁夏中药材种植区根腐病危害重、土壤微生态环境不良等难题。

项目组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攻关,鉴定了不同产区黄芪、党参、黄芩、欧李等中药材所患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针对靶标病原菌筛选出有益微生物资源。

山上药材区没有灌溉沟渠,因此用于稀释药剂的水必须从山下往上运,非常不方便。为此,项目组研制了基于土壤健康的菌肥一体化微生态制剂。在种植中药材前将其施入地里,可有效调控药材区土壤微生态环境,且根腐病预防持效期较长,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农用微生物制剂。我们从重病田中挑出健康植株,分离其体内根际微生物,筛选具有防病促生功能的生防菌,用现代发酵工艺制成这种微生态制剂。”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沙月霞介绍。

近年来,在项目支持下,科研人员将这一技术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推广示范实施100亩,在固原市隆德县、彭阳县分别实施1000亩、300亩,有效缓解了中药材根系化感物质的自毒作用,促进黄芪等根茎类中药材增产12.27%—38.85%,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目前,项目组正在宁夏、甘肃、新疆的中药材种植产区继续推广这一微生态制剂。“我们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中的致富技术。”沙月霞说。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首个人参完整基因组发布
下一篇: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