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等待了近20天后,2024届毕业生高雅鑫终于收到了一家银行发来的线下面试通知。此前,她在线上参加了这家公司的AI面试,这也是今年春招以来,高雅鑫参加的第五次AI面试。和高雅鑫一样,近年来,许多高校毕业生投递简历之后,收到的第一份通知都是要过“AI面试”关。(据5月7日《中国青年报》)
AI面试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求职者,对AI面试已经不再陌生。据悉,早在2017年,国内便出现了AI面试系统,其多为结构化问答,不同面试者可能使用同一套面试题;随着技术升级,一些企业的AI面试开始加入交互效果,生成虚拟面试官,试图营造真实场景氛围,甚至有的升级为带追问的面试形式。
对于有些求职者而言,AI面试已成为绕不过去的一环。相关调研显示,AI面试辅助在校园招聘和批量面试的场景中已经较为普遍,并逐渐从“面试辅助”向“面试决策”升级。同时,对于企业来讲,AI面试在招聘中替代了初筛阶段的重复性工作,AI面试官可以统计、梳理、归类求职者的基础信息,为进入下一轮真人面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降本增效之举。
当然,AI面试中不规范的地方也存在。借助报道来看,AI面试引发对隐私安全的担忧。例如,有的面试者就表示,一想到面试录像可能会被回看,就感到不舒服,甚至会不会被泄露也令人担心;用硬性的度量标准来评判活生生的人,可能会引起排斥,AI面试还难以充分了解应聘者的情绪状态,在处理特殊情况时判断不准等等。
AI面试离不开规范。在技术层面需要再完善,提升面试的精准度和专业性。还是以前述追问功能为例,即可以根据求职者的回答和简历深度挖掘细节。如此,就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面试者,科学评估人才,从而减少误判。当然,更重要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确保面试者隐私安全方面。毕竟,如果AI系统受到攻击,难免会导致面试数据被篡改或泄露。
对于其中的风险,相关职能部门当给予重视。一方面,为AI面试完善相关规则,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功能与作用,为用人单位提供指引,为劳动者保护其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在日常执法工作中,要加强对AI面试所使用算法的监管,查处以算法之名而实施的劳动违法行为,为劳动者权益保护当好坚强后盾。
此外,对于可能存在的AI面试漏洞,求职者没有必要动歪脑筋。诚如媒体报道,在社交平台上,已有海量攻略,而“背题库”几乎是每个经验帖都会提到的“通关秘诀”,帖子下方“求购某题库”的评论也比比皆是。事实上,面对AI面试没有必要动歪脑筋,甚至采取“作弊”手段,做好准备坦然处之最重要,终究应聘面试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杨玉龙)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