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全国首部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出台

2024-04-30 11:49:34    科技日报

记者4月28日获悉,在江苏省常州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条例》共54条,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旨在全面系统构建促进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生态体系。

常州市工信局副局长许程伟介绍,《条例》对新能源产业相关技术攻关、技术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企业创新、首台套制度、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培育招引等作出规定,明确相关部门应建立政校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完善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紧缺人才培养中。同时,《条例》明确,支持新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推广,通过先行区建设强化应用示范,在常州“两湖”创新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新能源产品应用先行区。

强化新能源产业链建设要素支持,是《条例》重点内容。在要素支持上,《条例》明确要重点打造太阳能、氢能、风能、动力电池、新型储能、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要求加快新能源未来产业布局。围绕完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条例》从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招商、上下游协作、企业梯队培育、绿色制造、绿电使用、产业数字化、回收利用、标准体系、质量品牌、检验认证、交通物流、开放合作等方面进行规定,旨在推进产业集群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记者了解到,常州作为全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创新人才丰富、营商环境良好,新能源产业体系较为完善。

“当前,新能源产业竞争愈发激烈。要实现产业发展下半程的‘领跑’,就必须加强制度供给,从体制机制上巩固先发优势和成果,破除发展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常州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继洪表示,“《条例》的出台,能进一步发挥正确的导向引领作用,推动产业结构主动调整,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实习记者李诏宇 通讯员孙嘉隆)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未来世界的智能化开辟新可能
下一篇:见证航天历程 传承民族精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