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完成太空交接 神舟十七号将于4月30日返回地球

邱晨辉     2024-04-30 11:36:01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8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轨举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这是东风着陆场第六次执行载人飞船返回搜索和航天员救援任务。4月26日,东风着陆场按照全系统、全状态、全流程组织完成神舟十七号搜救回收任务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全面模拟空中搜救、地面处置以及测量、通信等设备技术状态和工作流程。

“全系统综合演练旨在进一步检验着陆场系统搜救回收任务组织能力、指挥能力以及综合保障能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徐鹏说,目前,各搜救分队和设备状态良好,人员准备就绪,静待神舟十七号乘组平安返航。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卞韩城表示,此次返回最大的特点就是常态化,常态化看似状态变化不大,但绝不是简单重复,比如环境严苛导致搜救装备故障率高、野外训练演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等,要求团队保持从零开始的心态,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任务。

据他介绍,为应对着陆场复杂地形地貌、多变气象条件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航天搜救队对东风着陆场周边所有地形进行了勘察,全面摸清了着陆场地形地貌。同时,航天搜救队地面分队还配备了多种型号无人机,与地面分队现有的蟒式全地形车、水下机器人等设备形成联合搜救设备体系,全面梳理方案预案,确保搜索救援的可靠性。

“在返回舱成功着陆东风着陆场后,空中和地面分队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启舱门,抬送航天员出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李林哲说,为有效应对返回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搜救队员训练要素更加全面,操作环节更加精细,确保出舱时机、舱外适应、转运护送等工作严谨科学、万无一失。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着陆场及各参试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各项准备。此次任务飞船采用5圈快速返回方案,经历制动离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4个阶段,整个返回着陆过程用时约50分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未来世界的智能化开辟新可能
下一篇:锻造气象“芯片” 解码地球风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