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脂多糖结合蛋白抵抗肝脏氧化应激机制揭示

吴长锋    2024-04-30 10:54:49    科技日报

记者4月2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叶山东、郑茂团队,联合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方皓舒教授团队,首次提出“氧化应激躲避”的概念,揭示了机体调控氧化应激压力全新机制,为理解细胞如何应对氧化应激提供了新见解,也为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年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都会给身体细胞带来压力,主要表现为活性氧自由基(ROS)的过度生成。在氧化应激条件下,过量的ROS会破坏细胞蛋白、脂质和DNA,对细胞造成致命损伤,进而导致与肥胖和衰老相关的代谢疾病出现,比如糖尿病和脂肪肝。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是一种以肝细胞内甘油三酯积累为主要特征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脂滴的积累。正常情况下,脂滴主要发挥调节能量代谢的作用。在氧化应激下,脂滴作为细胞“氧化应激躲避”的关键细胞器之一,积累大量易受ROS攻击的不饱和甘油三酯以防止进一步过氧化,从而维持脂质稳态。然而,氧化应激下发生“氧化应激躲避”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人员发现,当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时,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的表达水平会增加,并聚集在脂滴中。研究人员还发现,还原剂N-乙酰-L-半胱氨酸处理可以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并增加磷脂合成。磷脂可以与甘油三酯竞争性结合LBP,促进LBP转运出脂滴并促进脂解。但是,在氧化应激未消除的环境下,使用磷脂治疗脂肪肝可能造成更严重的肝细胞损伤。PRDX4作为细胞氧化还原信号的感应器,通过与LBP互作来调控LBP/甘油三酯的脂滴穿梭过程,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稳态。此外,长期的压力刺激应激会上调LBP表达,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肥胖。

研究人员表示,脂多糖结合蛋白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和“氧化应激躲避”的核心分子,是连接压力-氧化应激-代谢紊乱-肥胖的重要枢纽。因此,抗氧化疗法是一种治疗由脂多糖结合蛋白引起肥胖的潜在方法。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未来世界的智能化开辟新可能
下一篇:锻造气象“芯片” 解码地球风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