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三农人物”称号获得者、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西瑶在马铃薯的研究领域成绩斐然。她曾攻克制约特困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种薯活力难控等科学难题,还曾主持研发“四川及周边特困山区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新成果,构建以种薯活力调控为核心的“良种、良法、良繁、良品、良模”产业联动新模式。
小小马铃薯的大能量
2018年,王西瑶带领研究生入驻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对她而言,这里是她和团队的“战场”。他们不断助力当地居民增产增收,以实干促振兴,给乡村和产业都带去了发展的春天。
马铃薯(又称土豆)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可以说,小小的马铃薯也撑起了粮食安全的天空。
从入驻科技小院那时起,王西瑶就立足于挖掘本土特有马铃薯品种。地方品种适应性很强,口感很好,只是因为退化了,种植面积少了。无论是出于品种保护,还是减少对进口品种的依赖,让地方品种再次焕发生机,成为王西瑶团队共同的目标。
马铃薯种薯属于营养繁殖器官,和小麦、水稻种子生殖器官不同的是,它自我保护的防病毒机制较弱,连续种很多年以后,就会被多种病毒感染,导致产量、品质越来越差,就会退化。即使全株感染病毒,它最顶端的分生组织细胞团是干净的。于是,王西瑶团队运用技术手段逆转地方马铃薯品种的退化劣势。她们运用生物技术将干净的细胞团提取出来,用克隆的方式进行繁殖。这样的方式会产生很多不带病毒,且和母体植株基因一样的脱毒种苗及种薯。
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将脱毒复壮的种薯再交到种植者的手中,恢复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又会在新一轮生长中,发挥马铃薯的原始活力。
对农业而言,产量和质量是同等重要的,一年更比一年好的马铃薯产量就是最好的见证。科技小院已经成立近5年,助力布拖县打造了标准的“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的三级种薯繁育生产体系,建立了马铃薯生产、加工的产业体系,给全县创造的产能为5.1亿。
有了好的种子,还要有好的种植和贮藏技术。为此,王西瑶团队创新性地以调控种薯活力为核心的理论和技术,建立与西南混作区马铃薯周年生产“多季节播种、多种复合种植模式”配套的绿色轻简化种薯活力调控体系。与此同时,团队在紫茎泽兰、樟树中发现并分离鉴定出种薯活力调控物质,研制出绿色安全的种薯贮藏控芽保鲜剂及配套轻简化设备,有效延长种薯安全贮藏期50%以上,降低烂薯率20%以上,节约贮藏成本25%以上。
地方的马铃薯品种,因为科技的介入,重新在它曾经生长过的地方焕发了生机。看到这样的情形,王西瑶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提升经济价值 培养当地人才
如果说科技是底气,那么农民的信任就是温暖。作为马铃薯领域的探索者,王西瑶深受农民朋友的信赖。“我家有地,去我家种。”正是这份坚定的信任,一直鼓舞着王西瑶团队砥砺前行。
虽然通过技术实现了马铃薯的增产,但在王西瑶看来,当地的马铃薯产业链还不够稳固。于是,她在继续向布拖县输送科技的同时,更加注重当地人才的培训、马铃薯经济价值的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王西瑶所在的四川农业大学薯类研究团队,是国内较早开展马铃薯引种选育、良种繁育、栽培及营养生理、贮藏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单位之一,具有丰富的研究示范推广经验。多年来,团队始终将需求导向作为科学研究的第一准则,长期深入四川“三区三州”等偏远山区开展技术服务,专注解决偏远山区马铃薯生产难题。
此外,团队曾针对四川及周边部分特困山区马铃薯种薯活力差、产量效益双低等突出问题,主持开展系统深入研究,从“良种、良繁、良法、良品、良模”配套出发,优化集成“四川及周边部分特困山区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技术体系,做到从品种选择、脱毒种苗繁育、构建山区协调共生复合种植模式到创制马铃薯种薯活力调控剂系列配方等技术推广新模式的全方位联动。
推广后的事实表明,团队的成果不仅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高粮食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为我国同类生态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与推广模式。
科学是在实践中发展的,科研团队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撑力量,也在探索中得到飞速发展。四川农业大学薯类团队以人才培养和产业帮扶为核心,建立“科技小院+”新机制,构建“产学研用政”联合攻坚体系,打造“核心示范+推广应用+辐射带动”的联动模式。
据介绍,未来,四川农业大学薯类团队将继续不忘初心,发展和推广地方马铃薯品种,继续让更多的地方马铃薯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为了这个目标,王西瑶将和团队继续开拓前行。(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