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冥王星表面为何有心形结构

2024-04-19 11:37:00    科技日报

瑞士和美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天体物理学家团队,终于破解了冥王星表面巨大心形结构形成之谜。研究团队通过数值模拟成功再现了这一结构,并揪出“肇事者”是一颗撞向冥王星的直径约700公里的行星体。这次撞击速度缓慢且呈斜角撞击,创造出这样的心形结构。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

201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新视野”号航天器在冥王星表面发现了一个大型心形结构——“汤博区”。该地区被高反照率材料覆盖,因此能比周围环境反射更多的光,这使其颜色更白。此外,心形结构西部的斯普特尼克号平原的海拔比冥王星表面大部分地区低3到4公里。心形结构形成原因以及上述特征都令科学家困惑不已。

在最新研究中,伯尔尼大学研究人员使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斯普特尼克号平原,并揭示出心形结构形成原因。

斯普特尼克号平原充满了白色氮冰。这些氮冰会移动和对流,使表面日益光滑,也导致该地区越来越明亮。此外,由于海拔较低,这些氮冰很可能是在行星体撞击冥王星后迅速积累而成。心形结构的东部也覆盖着一层类似但薄得多的氮冰,不过,科学家还不清楚其起源。

研究团队指出,斯普特尼克号平原呈细长形状,表明“肇事”行星不是迎头撞击冥王星,而是擦肩而过。平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以数字方式重建此次撞击,证实了这一点。

最新研究也为冥王星的内部结构提供了新线索。此前理论认为,冥王星和太阳系外其他几个行星一样,存在一个地下液态海洋。但新研究表明,冥王星没有地下海洋。(记者刘霞)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95个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基因发现
下一篇:给探测器装上国产“眼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