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双光梳光声光谱 共振探测研究取得进展

2024-04-18 12:11:40    科技日报

4月16日,记者从山西大学获悉,该校贾锁堂教授团队在双光梳光声光谱的共振探测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光:科学与应用》。

自2002年首次提出概念,2004年验证有效性后,双光梳光谱技术便成为激光光谱学领域备受瞩目的新兴技术。该技术同时具备传统宽带光源和激光光源的优势,且拥有宽光谱、高分辨和测量速度快等特点。具体来说,该技术利用两个高度相干光学频率梳输出的相干脉冲序列之间的异步光采样,将光频信息下转换到射频频段,然后通过高速光电探测器对透射光进行收集,进而反演出吸收信息。

2020年,国际上有学者提出了双光梳光声光谱的概念,并使用麦克风和声电换能器完成了验证性实验。双光梳光声光谱技术因其具有配置简单、对光学吸收长度和光波长的独立性、无背景噪声干扰,以及相较于传统探测器更高的饱和功率等优点,在高灵敏、宽带光谱检测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研究人员介绍,现行的双光梳光声光谱检测系统,通常使用宽带设备如麦克风来探测由双光梳产生的多外差声波,这带来了采集带宽和采集速度上的优势。然而,此探测方式也有局限性。声波的共振增强在光声光谱中至关重要,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最高可以提高100倍),但该技术无法实现对声波的共振增强。另一方面,宽带测量引入的宽带背景噪声可能会限制灵敏度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使探测动态范围缩小。

研究团队利用小体积、低成本的石英音叉来完成对双光梳诱导产生的多外差声波的共振式探测。与传统的双光梳光谱方法不同,石英音叉增强多外差共振光声光谱技术通过对多外差声波中心频率的动态扫描,依次提取与石英音叉共振的频率成分,降低了对两个光学频率梳互相干时间的需求。同时,该技术通过石英音叉进行声学滤波,之后使用相敏检测器进行电学滤波,提高信号幅值的同时完成了低噪声的光—声—电能量转换过程,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探测灵敏度。另一方面,石英音叉的超窄带宽在动态范围和分辨率上也具有优势。(记者韩荣)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三号01星
下一篇:给探测器装上国产“眼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