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智慧赋能,“码上办”助推“马上办”

2024-04-12 11:08:42    大河网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真实写照。巧用“一根针”,串起“千条线”,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需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数字化社会治理服务平台,让群众反映的诉求从线下“四处跑”变成了线上“码”上说。

用好数字力量,重塑社会治理网络。在贵州省凯里市,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度、方便管理”原则,开发“智慧凯里”微信小程序,将“民情二维码”在所属网格内全面铺开,实行网格编“码”管理,实现资源一体集成、要素双线联动、诉求“码”上解决。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打破传统社会治理中行政分割和碎片化的局面,推动城市治理向一体化、系统化和科学化转变。

以数字化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效。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新模式。如上海的“一网通办”、浙江的“最多跑一次”等,为构建新型政务服务体系提供了鲜活经验。随着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系统互认共享工作的推进,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通过群众点对点反映问题,网格专员全时段收集意见,“网格—社区—街道”分级响应、分类派单、协同处置,全面提高了公共服务要素配置率、使用率和有效性。

依托数字技术,促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善用数字化手段,可增进有效互动,凝聚各方智慧和共识,形成推进社会治理的合力。通过在职党员线上线下“双渠道”履职,推动从小区互联、社区互联到区域互联,健全党员直接联系群众和党员志愿服务机制,让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感到暖心、舒心。

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各地区相继推出因地制宜的基层治理品牌,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监督者”“参与者”,构建起深耕“大治理”,下好“一盘棋”,“群众点单—政府派单—干部接单”的新模式,不断书写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李国维)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AI客服不能隔绝服务“温度”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