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扩围再被提上日程。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已开展扩围的专项研究。对重点行业的配额分配方法、核算报告方法、核算要求指南、扩围实施路径等,开展了专题研究评估论证,相关的技术文件起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推动,争取尽快实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首次扩围。
全国碳市场扩围也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据了解,截至去年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第二个履约周期成交量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19%,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89%。当前市场条件下,扩围将带来哪些影响?待扩围行业有哪些?扩围还需关注哪些方面?
覆盖范围越大受控碳排放量越多
全国碳市场扩围的呼声已久。
目前,全国碳市场仅纳入了电力行业。国家发改委2017年公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明确,参与主体包括发电行业年度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为重点排放单位。年度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其他行业自备电厂视同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管理。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重点排放单位范围。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当前全国碳市场只纳入了发电行业,交易品种也比较单一,而欧盟、美国的碳市场纳入了多个行业,这也是当前我国全国碳市场活跃度与欧盟的碳交易市场相比差距较大的重要原因。“短期来看,仅纳入单一行业不利于碳市场形成有效的减排激励,不利于形成对其他高排放行业的减排约束;长期来看,不利于发挥价格的发现功能,难以形成合理碳价,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
扩围后所覆盖碳排放总量将大幅度攀升。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王克表示,官方数据显示,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这八大行业,占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5%左右,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左右。“作为一项支持政策,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范围越大,管控的碳排放量越多,就越容易发挥市场机制,推动更大范围的行业减排,也有利于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扩围条件正逐步成熟
全国碳市场的扩围条件正逐步成熟。伦交所集团碳分析师宋雨彤认为,一方面,此前已有碳市场试点纳入了一些工业行业进行管控,积累了试点经验;另一方面,对工业行业的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一直都在进行,有数据基础。此外,生态环境部去年已开始对扩围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核算边界、关键参数、配额分配等进行了研究。
业内普遍认为,根据当前各行业的现状,首批纳入扩围的很可能包括电解铝、水泥、钢铁等行业。宋雨彤表示,这些行业碳排放量相对较大,数据质量基础较好,且配额分配研究比较充分,产品单一,基准线设置也相对清晰简单。而石化、化工这些行业的产品品类较多,工艺也较为复杂,需要更多时间进行研究。此外,电解铝、水泥、钢铁行业也是欧盟CBAM政策的纳入行业,将这些行业尽早纳入全国碳市场中,也有利于后续应对国际相关政策挑战。“电解铝、水泥、钢铁行业也是除发电行业外,在工业行业中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目前处于产能过剩阶段,纳入全国碳市场可进一步对这些行业的碳排放指标进行约束和要求,有利于其绿色低碳转型。”
对可能被纳入的行业来说,全国碳市场意味着什么?在宋雨彤看来,如果基准线设置比较严格,势必会提高这些工业企业的碳成本。“不像我国电力行业用户侧受碳成本影响相对较小,工业行业的碳成本可能会沿着供应链传导至下游企业和消费者。”
不过,王克认为,这两年电解铝、钢铁等行业的碳排放态势整体趋缓,为其纳入全国碳市场奠定了基础。这或可降低全国碳市场对这些行业的约束性影响,也有利于纳入工作的开展。
明确发展方向,形成稳定预期
全国碳市场扩围目标已定,任务如何完成?
在王克看来,工业行业纳入后,要实现行业间的碳交易,就要保证各个行业间技术标准的统一,尤其是碳排放核算环节。同时,还需要顶层设计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稳定的预期。“现在大家对预期不明确,觉得未来碳配额会越来越稀缺,市场上出现了惜售的现象,需要购买的企业买不着,这会影响市场的交易活跃度。稳定预期后,碳市场的配额分配、结算乃至结转都能够更加明确。此外,电力行业不存在出口问题,而工业行业则面临着国际贸易壁垒问题,还需要考虑扩围后如何应对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王科坦言,很多地方在碳达峰过程中,为了给将来的碳排放量争取空间,把碳达峰变成了“碳冲锋”,不断冲高碳排放总量,因此全国碳排放配额的分配应和全国总体的碳达峰、碳减排总量目标强关联起来。“还需尽快建立总量约束下的配额分配机制,根据全国碳达峰路线图和各行业减排路径,更加合理确定各行业的履约期内的碳配额总量。”
“可适当引入有偿初始分配或拍卖的比重,用更加明确的碳配额拍卖形式来建立有偿分配的体系,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排碳有成本、减排有收益’的认知,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并更好地参与碳市场。”王科表示。
宋雨彤建议,工业企业要尽快适应碳市场的管控,既要在内部建立碳配额履约、碳配额交易相关应对机制,也要思考如何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