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本土煤炭增产提速 可再生能源发展遇阻

印度能源清洁转型或成空谈

李丽旻    2024-04-09 16:01:57    中国能源报

近日,印度政府完成第八轮和第九轮商业化煤矿项目拍卖,13座商业煤矿成交,其中包括8座动力煤矿和5座炼焦煤矿。印度政府声称,今年,印度本土煤炭产量将大幅增长。

印度目前是全球主要煤炭消费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尽管印度政府已承诺要实现净零排放并逐步减少煤炭使用,但印度本土煤炭产量近年来却“逆势”激增,在清洁能源装机增长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印度气候承诺或成为“空谈”。

“逆势”推动煤炭商业开采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印度此次招标拍卖最终成交的煤矿项目分布在中央邦、西孟加拉邦等五个地区,其中有5个项目都集中在中央邦,该地区也是印度主要煤炭产地,累计煤炭储量可达13亿吨。

印度政府公开声明称,自首次允许煤矿商业化拍卖以来,印度已经拍卖了104座煤矿项目,如果所有项目都能投入生产,印度本土煤炭产量每年有望增长2.26亿吨。

据了解,此前,印度煤炭产业主要由印度国有的煤炭公司等大型能源企业主导,同时也有部分自有矿产的工业或电力公司选择投资煤炭。缺乏活力的煤炭市场远无法满足能源系统需求,在此情况下,为缓解本土用电紧张以及降低依赖进口煤炭,印度在2020年首次开启煤矿项目商业化拍卖,在全球各国积极推行能源转型的当下,“逆势”推动私人资本进入煤炭领域。

随后几年,印度商业煤矿产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在截至今年2月底的2023—2024财年期间,印度非国有企业生产的煤炭总量达1.26亿吨,同比增长27.06%;同期内,印度煤炭生产总量约为8.8亿吨,同比涨幅约为12.14%。随着更多项目拍卖推进,路透社预测认为,2024年至2025年,印度私营煤矿产量同比涨幅甚至可能超过40%。

加码煤炭引发多方质疑

除刺激私营资本进入煤炭领域外,印度政府还在寻找更多煤矿资源,甚至从森林深处发掘煤炭。

据《金融时报》报道,去年底,印度政府提出将重振地下煤炭开采,表示将在2028年前将地下煤矿产能提高到当前的3倍以上。同时,印度政府还提出将加快环保审批,刺激更多外资进入。另外,印度政府还开放了多个森林深处的煤矿,在破坏生态环境的担忧和当地居民的反对声中仍执意生产煤炭。

近年来,印度煤炭产业宛如按下“加速键”,印度煤炭消费量及燃煤发电量也一路激增。国际能源署统计显示,2022年,印度煤炭产量达9.22亿吨,同比增长12%;2023年印度煤炭产量增幅也超过10%。

不仅如此,印度电力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4月至12月,印度包括风光和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下降1.2%,而化石燃料发电量却增加9.9%。2024年,印度还将新增13.9吉瓦燃煤发电装机量,预计将创下近6年来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1年,印度政府就承诺到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提出到2030年将本土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至50%。但在印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罗希特·钱德拉看来,从短期甚至中期来看,印度根本没有降低煤炭用量的计划。

气候目标或落空

与不断“壮大”的煤炭产业相比,印度本土可再生能源产业表现黯淡,风光发电增长缓慢很可能让印度能源清洁转型成为“空谈”。

截至去年底,印度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量约为180吉瓦,其中约有一半为水力发电,远不能满足印度用电所需。而根据印度政府设定目标,印度需要在2030年完成500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建设。

美国媒体CNBC援引行业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分析师的话称,印度虽然在加紧建设水电项目以满足用电需求,但长时间延误、多变的降雨模式,以及漫长的准备期都拖慢了项目建设进度。

不仅如此,该分析师还指出,印度电网规模的储能设施成本很高,同时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中断以及地缘冲突都对印度可再生能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印度电网基础设施缺失,风光发电项目常常无法并网。

清洁能源增长不及时的背景下,印度对煤炭的依赖不断加深。根据研究机构“气候风险地平线”统计,目前,印度有价值超过600亿美元的燃煤电厂正在建设,而印度政府还在推迟出台针对燃煤电厂排放的管理标准。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国最深地热科学探井完钻
下一篇:以科技之“智” 筑安全之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