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科学家成功打印出一体化气体传感集成微系统

孙丹宁     2024-04-08 10:17:47    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设计制备出与平面储能器件特性相匹配的二维超薄、高容量的铁基沸石咪唑盐骨架/石墨烯异质结构(Fe-ZIF/G)纳米片,随后进一步采用喷涂方法,打印出柔性高比能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并基于此开发出全柔性、高灵敏、一体化自供电的气体传感集成微系统。相关成果发表在《今日材料》上。

可穿戴、柔性化微电子的发展刺激了对兼容性高、耐用性强的产能、储能和用能一体化集成系统的需求。其中,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电的特点,能够随时随地收集能量转化单元产生的剩余电力,为电子设备供电。此前,团队开发出多种可定制微能源系统,如微型超级电容器-气体监测系统、一体化自供电压力传感集成系统等。然而目前,为实现高效一体化自供电气体传感微系统,亟需开发与能量转化、能量存储及能量使用器件高度兼容性的制备技术,以及高性能柔性电极材料和气体传感材料。

本工作中,团队采用静电组装策略,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超薄结构和高导电性的二维Fe-ZIF/G异质结构纳米片,作为柔性固态微型超级电容器高电容微电极材料。研究发现,Fe-ZIF/G异质结构纳米片促进了电解质离子沿平面的传输,提供了丰富的电化学活性位点。团队利用喷涂打印技术构筑的平面微型电容器,表现出9.5μWh/cm2的高面积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此外,团队还提出了一体化设计和构建策略,通过减少多组份之间的接口,将硅薄膜太阳电池、微型超级电容器和传感器集成匹配在一个共面柔性衬底上,开发出一体化、柔性化、自供电的平面气体传感集成微系统。该微系统在室温下对氨气响应显示出高的选择性,而且在低氨气浓度条件下具有高的响应性。

该工作为构建可打印的自供电微系统提供了新途径。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最强核磁共振成像仪首次进行人脑扫描
下一篇:优化备赛训练 促进成绩提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