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他们让“躺平”的电子“卷”起来

2024-03-21 11:04:37    中国科学报

一对成功“翻身”的电子竟登上了《科学》?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刘柳团队在近日出版的《科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一种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这类卡宾的分离表征拓展了人们对碳化学的认知,并有望促成双亲性主族元素化学的革新。

“我们的研究聚焦于创制主族元素的新型结构基元,对于深入理解主族元素的成键模式,以及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主族元素分子、材料和药物等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讯作者刘柳表示。

审稿人评价该研究“是一次实验上的杰作”“对卡宾化学研究有重要贡献”。

卡宾电子“翻身”历险记

在化学界,卡宾是一类重要的活性炭物种,在催化、材料科学、药物化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卡宾拥有两种电子状态,即单线态和三线态。自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科学家首次分离单线态卡宾以来,研究人员便不断探索卡宾的研究和应用。早期理论计算显示,母体卡宾的σ0π2单线态能量比其σ1π1基态能量要高60.1千卡每摩尔。

在当前研究中,已分离并通过晶体表征的卡宾几乎都是单线态,且为σ2π0型单线态卡宾。“也就是说,单线态卡宾通常的孤对电子都在平面内‘躺平’,平面外会有一个空轨道。”论文第一作者、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高级研究学者胡超朋介绍。

刘柳团队的工作,就是要让这个“躺平”的孤对电子硬生生地“卷”起来。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从微观角度发现了一种不同电子态的稳定卡宾,其独特的电子状态说明其参与化学反应的方式与传统单线态卡宾不同。

“对这类卡宾的深入研究有望在分子性质、化学反应机制等方面发现与传统卡宾不同的结果,它的用途有待我们后续展开研究。希望这一类卡宾能为我们打开化学领域未知世界的大门。”胡超朋说。

摸着石头过河

开启这项研究的契机源于2022年10月刘柳在给学生上课时产生的灵感——如果能合成σ0π2卡宾,那么金属对该卡宾的配位模式通常会采用从上往下配的方式,即在卡宾碳的π轨道方向配位,而不是在普通卡宾的面内配位,即在卡宾碳的σ轨道方向配位。

基于这一灵感,刘柳带领团队摸着石头过河,通过理论计算模拟猜想。经过3个月的策略调整,研究团队首先在高分辨质谱中捕获了这类卡宾的信息。

2023年2月,经过5个月的反复尝试,研究团队迎来了反电子态卡宾晶体的诞生,并在后续的实验研究、数据收集和验证后,完成了反电子态(σ0π2型单线态)卡宾课题。

“我们的实验证实了这一反常态卡宾的真实结构(σ0π2),将面内的卡宾电子和面外的空轨道翻转过来,它的标志性碳核磁化学位移飘到惊人的-30ppm左右,而以往的卡宾碳在180ppm以上。”论文作者、南方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新峰说,这意味着团队发现的这类卡宾拥有稳定的电子态。

晶体的培养是这项研究的主要难点之一。研究团队尝试了多次卡宾配位银离子的晶体,培养结果均为银离子严重无序,导致每次晶体的测试结果和理论预期都有落差。研究团队通过筛选多种实验条件,最终获得了合适的晶体,这一晶体是证实卡宾电子态的关键实验证据。

勇于探索科学未知

谈到投稿过程,刘柳回忆说,他在学生时期,就作为第一作者将两篇论文投向《自然》和《科学》,但没有成功发表。

为了确保论文能够顺利发表,2023年暑假,刘柳通读了近10年所有发表在《自然》和《科学》上的主族元素化学领域论文,并对此次投稿的论文反复斟酌和修订,在累计修改了21个版本后,直到2023年9月3日才将论文提交。

事实证明,前期的充分准备得到了回报。他提交的这篇论文仅在编辑部评估3天后就被送审,一个月后便收到了审稿人的正面反馈意见。

“天道酬勤是对我们课题组现阶段工作最好的阐释。我们都是‘自来卷儿’。”胡超朋回忆说,在合成配体时,课题卡在了关键原料重氮锂盐的合成上,这让研究团队的工作停滞一个多月。而此时王新峰加入了团队,解决了合成方面的关键问题,并且快速高效地储备了大量配体,让后期的实验得以稳步推进。

被团队成员戏称为“大师兄”的王新峰,在南方科技大学有过4年的“硕士后”经历。正是这几年的科研经历,让他收获了“备大料”的经验。

“正是因为课题组成员的努力和执着,我们才能不断向前推进主族元素化学的发展。”刘柳说,这项成果不仅拓展了教科书对单线态卡宾的定义,还丰富了人们对碳化学的认知,有望在合成化学、材料科学及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接下来,研究团队将在小分子活化领域,尤其是解决基于碳元素的氮气活化等问题方面发力,同时更深入研究卡宾化学,探索更高效、环保的新方法。(刁雯蕙)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加强基础研究 培育新质生产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