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首款自研电力施工安控无人机应用于基建现场

2024-03-19 15:42:17    科技日报

“准备就绪,可以起飞!”日前,在江苏省徐州市110千伏驮蓝线路工程施工现场,随着螺旋桨的蜂鸣,一架电力专用安控无人机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键起飞、自主巡检、自动拍照、数据实时回传分析等任务,全方位巡查了7号灌注桩基础钻孔、下钢筋笼、浇筑的施工过程。据悉,这是国家电网系统内首款自研电力施工安控无人机首次在基建现场的试点应用。

该款安控无人机具有移动网络控制全自助自动飞行、智能远程后台控制和点对点遥控3种控制模式。除了点对点遥控外,其他两种控制模式不需要飞手操作,可有效减少操作工作量,减少监控盲区和死角。

“无人机搭载的5G智能单元能实现现场违章的自动判别和预警,即便工程负责人不在场,也可了解现场风险点和施工情况,并利用无人机携带的扩音器远程喊话,对施工现场进行即时警示。”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部副主任苏岭东说。

安全是电力作业中首要关注的问题。目前,电力作业过程的安全监督主要依靠视频监控以及人为管理,但传统监控设备存在监控视野范围小、远程互动能力差、无法主动识别等问题。另外,电力系统应用的多旋翼无人机,大多存在无机载算力、数据加密不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实时避障能力不足、不具备前端违章识别算法等问题,在电力作业安全管控方面应用有限。

针对上述问题,国网徐州供电公司项目团队用时两年,先后攻克了无人机飞控、5G网络控制、电力内网信息加密和违章识别等技术难题,研制出电力专用机型,历经几次产品迭代、上千架测试,最终实现成功应用。(记者金凤 通讯员沈晓洁 李伟豪)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生成式人工智能或将加剧性别偏见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