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如何看待商业技术的军事应用

王贵涛     2024-03-18 15:13:43    学习时报

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和战争实践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新的科学技术常常会促进新装备发展,并引发军事理论创新和军事变革。在近几场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中,军事战、网络战、舆论战、金融战、科技战全域展开,特别是卫星、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商业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行动,不仅降低了作战成本,还丰富了作战样式,甚至影响了作战进程。
  商业卫星军事化形成战场局部优势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步伐的加快,卫星相关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特别是商业卫星也具备了执行军事任务的能力,成为影响战场局势和战争走向的重要力量。商业卫星系统中的光学、测绘、通信、导航、气象卫星在侦察预警、指挥通信、精确定位、数据采集等方面呈现出巨大的军事应用潜力,这些潜力正在迅速转化为信息化战场上的实战能力。
  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提供的“星链”系统为例,这一系统为军事行动提供卫星通信手段,提高了指挥通信链路的生存能力。由于“星链”卫星体积较小,理论上并不具备光学侦察能力,需要与其他移动侦察平台、指控平台配合使用才能形成闭环。为解决这一问题,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与行星实验室、黑天、卡佩拉空间、鹰眼360等商业卫星公司合作,为军事行动提供光学情报和无线电信号情报,其中,芬兰冰眼公司还能够提供穿透云层覆盖、分辨率为0.5m的商业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依托强大的商业航天体系,军事行动能够突破信息通联困局、拨开情报迷雾,为形成战场局部优势提供强大助力。
  “网络义警”聚力网络空间改变战场态势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战场空间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已经从“各自为战”的多维空间发展成为多维一体的立体空间。其中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得非军事组织和个人有机会参与到军事行动中,特别是民间黑客团体和个人的网络攻击行动对军事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近期几场地区冲突看,国际黑客组织“选边站队”,集中攻击对方的政府机构、关键基础设施和银行等实体目标,并造成了严重破坏,在网络空间开辟了第二战场。地区持续不断的武装冲突加之网络攻击较低的技术门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黑客组织和个人加入网络攻击阵营。网络众筹攻击在网络攻击方式中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而且这些组织和个人并不都具有政治倾向,一些保持中立态度的黑客组织和个人随意选择攻击目标,进一步增加了冲突地区的风险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和网络战场态势。
  人工智能应用于战场引领数字革命
  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信息技术迭代需求,军事战场成为数字技术的试验场,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指挥控制与决策中得到了应用,在辅助决策、人员识别、深度伪造信息、自动翻译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系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学习大量数据,提高智能水平,从而具备自主行动能力,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军事行动的效能。美国人脸识别公司研发的“AI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在数十亿张照片中自动筛选并精准识别目标人物头像,能够为实施定点狙杀提供情报支撑。在认知领域,AI技术还可以进行新闻信息的深度造假,从而引导舆论走向、影响社会认知。此外,数字孪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得到广泛使用,通过模拟战斗场景,对士兵进行临战训练,帮助士兵快速适应战场环境。可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在军事领域的深度运用,人工智能必将进一步推动战争形态的演变。
  商业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颠覆战场规则
  商业无人机具有操作简单、携行方便、联网快捷、成本低廉、易于获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在军事行动中被广泛用于侦察监视、情报收集、目标指示、损伤评估、地形测绘、气象水文监测、通信中继、电子对抗、诱饵欺骗、心战传播、人员搜救、物资运输等行动,增大了军事行动战术创新的可能性。
  在战场上,商用无人机被大规模“魔改”。比如,挂装手雷、小型炸弹,然后投入敌方掩体或者装甲车辆车顶舱盖,极大地降低了攻击成本,提高了作战效费比。商业无人机还被改装成为自杀式无人机,不仅能有效躲过地空雷达,还大大提高了攻击精度。此外,商业无人机利用“低、慢、小”的特性,可以躲过防空系统,充当侦察平台,引导炮兵对敌军阵地进行打击。商业无人机的使用增强了战场机动侦察能力,提高了火力反应速度,其在军事领域的多样化应用,特别是与军事技术的深度结合,正在颠覆现代战场的交战规则,催生出新型战法手段。
  以军民创新协同发展应对军事变革
  当代战争是在军事、政治、认知、舆论、金融、科技、网络等领域展开的全面较量,各个领域相互交织,展现出“混合”战争这一新形态。在战场上,军民两个领域的界限愈发模糊,民技军用的形式更加多样,商业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成功应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是加快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在商业卫星通信、量子通信、人工智能、信息网络、无人系统等军民两用技术领域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由“跟跑”“并跑”加快向“领跑”转变,弯道超车甚至变道超车,抢占技术前沿和战略制高点。二是加快推进民用技术向军用转化。现代战争不再是国家间某些领域的较量,而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综合对抗,需要使国家发展的全领域与高端军事需求相匹配。为此,要积极推动民技军用,加快民用技术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向军用转化的步伐,尽快形成战斗力。三是提高战时军民应急响应能力。建立民转军的战时机制,特别是在网络、通信、运输、制造、医疗等领域,当我军关键节点、重要目标遭到敌打击、破坏时,可通过预定机制,将民用技术资源迅速转为军用,以支撑作战需求,提高持续作战能力。
  面对又一次军事变革,我国在国防战略白皮书中特别强调“军事安全面临着来自技术突袭和不断扩大的技术代沟的风险”,我军“迫切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为应对未来“混合”战争,在秉持创新是第一动力,谋求军内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拓展、深化商业技术的军事应用,实现军民创新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我们制度的优势,形成军民强大合力,从而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型储能进入大规模发展期
下一篇:下一代锂硫电池或在5分钟内完成充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