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废旧手机 物尽其用卡在何处

2024-03-13 10:53:21    北京日报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一部手机平均使用寿命为2.2年,我国每年产生4亿多部废旧手机,但回收率只有5%左右。

手机如今是大众生活必需品,随着产品迭代加快,换新频率越来越高,但旧手机绝大部分被闲置,很是浪费。事实上,废旧手机中很多元器件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含量丰富,如果回收利用得当,完全可以变废为宝。反之,若处置不善、随意丢弃,其中的铅、镉等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将直接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出台实施,废旧手机回收利用有了政策指引。但仅仅5%的回收率也说明,当前相关产业仍面临现实瓶颈,如综合处理能力不足、回收流程长、成本高等。可以说,制度规范是有了,但补贴激励政策尚未跟上,企业积极性不高,回收价格难有竞争力,加之对于废旧手机尚未明确处置责任或制定回收率目标,难以对厂商形成有效约束。

担心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导致用户参与意愿不强,是制约废旧手机回收利用的另一痛点。目前,有些手机回收商并无专门技术资质,而智能手机又绑定了大量个人信息,在没有针对性监管的环境下,消费者心里确实不踏实。加之有些回收商不是想着如何充分回收利用废旧手机,而是寻求包装翻新,再以假乱真混入市场,更加剧着消费者的不信任感,阻碍了回收行业规模扩大和产业发展。

解决废旧手机回收利用问题,需要形成合力综合治理。从政策层面看,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明确财政补贴扶持力度,激发企业回收利用积极性;从监督执法层面看,可建立奖惩制度,提高个人信息泄露违法成本,切实保护用户隐私安全;从执行层面看,有必要建设规范有序回收体系,提高回收便利程度。捋清流程,让废旧手机回收利用更标准、更规范、更安全,才能让这件大家最熟悉的电子设备物尽其用。 (孙延安)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科学制定碳排放标准
下一篇:传感设备彰显中国制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