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提前布局,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公平

李锋亮    2024-03-06 11:04:37    中国科学报

近两年,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各种消息接踵而来,引发了相关的各种讨论。其中,有言论担心相关科技的发展会在全球范围内导致“马太效应”加剧,因为在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上,越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往往越占据优势,而新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其结果就是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越有可能发展出新技术,并能将其快速应用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事实上,这种担忧一直存在。“数字鸿沟”是学界描述信息技术开发与使用存在巨大差距的通用术语。200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数字鸿沟”定义为不同经济水平的社会、家庭和个人使用和利用信息技术参与各种活动的差距。每当一种信息技术或产品出现后,“数字鸿沟”的担忧便随之出现。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担忧也的确多次发生。

比如,有数据显示,美国少数族裔、低收入群体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比例明显低于非少数族裔和高收入群体;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也显示,在低收入国家,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用户比例明显更低。

再比如,10多年前,风靡全球的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刚刚出现时,有研究发现其80%的学习者来自发达国家,而且这一比例此后还在持续增加,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加入慕课的学习者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后续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来自欠发达国家或平均收入较低社区学习者的慕课课程完成率更低。

然而,与“数字鸿沟”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信息技术的出现在理论上能弥补地区与群体的差异。比如,英伟达公司CEO黄仁勋就曾直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到来是弥合技术鸿沟的绝佳时机。因此,不但应该避免信息技术加大数字鸿沟,还要努力让其发挥正面作用。

回到慕课,虽然时下已经不如10年前那样火热,并出现了很多变化或变种,但其大规模、开放与在线的性质却依旧存在。不能因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就认为慕课将被淘汰。相反,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发挥慕课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势,促进教育公平。

在这方面,笔者所在团队通过实证研究,探索了国内慕课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以及与当地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得到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发现。

一方面,就全国而言,虽然在绝对规模上经济发达省份的慕课学习者仍占多数,但如果将本省的人口基数考虑进去,慕课学习者与本省总人口的比值却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占优。这意味着慕课帮助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学习者获得了更多教育资源。考虑到大多数慕课均为高水平大学的高水平师资开设,因此慕课能够有效帮助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学习者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从而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

另一方面,在慕课完成率这一关键指标上,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学习者显著高于经济发达省份的学习者。这表明前者更珍惜慕课的学习机会,更能够自始至终坚持学完整门课程。也就是说,慕课不仅能让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学习者获得更多接受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机会,还能切实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进一步分东中西三个地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内部,上述两个规律是成立的——即在两个地区的内部,慕课不但能有效增加经济欠发达省份学习者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相关学习者完成慕课的概率也显著更高。这意味着慕课已经在促进东中部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状况的改善。

然而有些遗憾的是,在西部地区,慕课促进地区教育公平的效应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在西部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省份,其慕课学习者的比例更高,慕课完成率的比例也更高。这可能由于慕课促进地区教育公平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比如需要当地拥有一定的高等教育资源,才能使数字化的高等教育资源产生更好的辐射效果。

总之,尽管并没有促进全球的教育公平,但慕课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地区教育公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教育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在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风起云涌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有效把握机会,未雨绸缪地进行顶层制度设计,提前布局,避免新信息技术的出现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同时注意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生产力,构建更多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让数字化教育资源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远程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与风险”〈项目号:72074131〉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实现“双碳”如何用好森林这座富矿
下一篇:全国人大代表骞芳莉: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健康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