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77集团军某旅一场连贯考核演练在雾霭朦胧的川渝腹地拉开帷幕。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此次演练分队的后方紧跟着一辆野战炊事车。驻车伪装、迅速制炊……新型野战炊事车驾驶员兼炊事员周潜和3个战友相互配合、协同作业。演练期间,整个梯队的野战饮食都由他们负责保障。
“这次演练加入了野战炊事车,有力提升了野外后勤保障能力。”该旅领导介绍,新型野战炊事车采用高性能燃料和一体化智能技术,使原本繁琐的野外制炊实现自动化,不仅能够满足野战炊事快速动态的保障需求,还能让官兵吃出好味道,吃出好营养,提升战斗力。
实现制炊智慧化
该旅干部肖朝阳介绍,过去部队列装的炊事挂车机动能力弱,展开和撤收流程繁琐,野战炊事保障局限性较大。而新型野战炊事车能快速展收、简化流程,实现了野战制炊手段的智慧化。
“新型野战炊事车能够根据任务需要,实现伪装制炊和行驶制炊。一般情况下,只需4名炊事员便可轻松批量完成热食制作。”升腾的雾气中,炊事班长丁劲聪边操作边向记者介绍。眼看能满足数百人需求的热食就要完成,没想到“特情”突然发生。“位置暴露,准备转移!”一阵急促的指令声从对讲机里传出,部队迅速进入战斗状态,梯队开始机动。
炊事员们立即组织撤收。很快,周潜坐进驾驶室,迅速启动车辆。行驶途中,只见丁劲聪和战友们通过视频监控,实时关注方舱内烹饪的情况,并通过车内按钮控制炊事设备的烹饪进度。
“前方300米,行驶道路将被‘炮火’覆盖……”面对不断出现的“特情”,炊事员们沉着应对,冷静处置。数分钟后,野战炊事车通过了一段复杂地形,顺利到达目标地域。车辆刚停稳,炊事员便马不停蹄地将途中已制作完成的饭菜打包入盒。没多久,红烧肉、蒜香排骨、蚝油生菜、清炖鸡汤等荤素搭配得当、营养均衡的“野战套餐”就发放到了演训一线的战友手中。
“这次演练,我们借助野战炊事车,改变了以往在后方制炊的传统方式。炊事员不仅全过程参加演练,还能把饭菜直送前方‘战场’。”该旅干部高坤介绍,去年6月,该旅在野外驻训时,后勤保障人员使用野战炊事车探索出新模式,创下20分钟制作百人份“三菜一汤”的好成绩。
让分队向实战转型
某营炊事班班长安治万至今仍记得一次野外保障时的情形。那天,部队机动时间突然提前,虽然自己和班里战友早有准备,可是炊具的展开和撤收费时费力,导致饭菜没有及时送达。演训一线的战友们甚至连一口热饭都没吃,便紧张地投入到接下来的训练环节中。
如今,安治万专门针对野战炊事车制定了训练计划。炊事班按照“快速装卸、快速展开、快速制炊、快速清痕”的“四快”流程展开训练,摸索出“车动人不停、车停就开餐”的保障模式,确保官兵演练过程中能随时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战斗在哪里打响,饮食就保障到哪里。我们充分发挥新装备的优势,组织不同作战条件和保障环境下的炊事保障演练,推动保障分队向体系化、实战化转型升级,提高打赢能力。”该旅保障部干部王新峰说。
演练任务落下帷幕。走进该旅饭堂操作间,由10余个自动化料理设备打造的“智慧厨房”令人耳目一新。王新峰介绍,近年来,他们积极探索科技化、智能化、集约化的后勤保障路子,按照“加工制作科技化、生进熟出一体化”的思路,建设具备全自动清洗机、馒头机、炒菜机等智能化炊事设备的“智慧厨房”,不断提升部队后勤保障能力。
“集约高效的‘智慧厨房’为我们节约了不少时间。以后在干好炊事岗位的同时,我们可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升专业技能中去!”炊事班战士张志强表示,现在炊事员们也走上了训练场,他们不仅参与武装3公里越野,学习战场救护和地图使用等基础训练课目,还紧盯实战需求,不断加强个人军事素质和实战化保障手段。
该旅领导介绍,除了完成平时的静态、定点伙食保障外,他们还着眼练兵备战实际,根据“任务牵引、集中施训、岗位练兵”的新训法,紧盯野外炊事保障需求,展开针对性训练。目前,该旅正在推动伙食保障由“生活型”向“打仗型”转变,着力提高战场综合保障能力。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