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自然·通讯》杂志近日报道,一个国际团队研究结果揭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昼夜温差正在扩大,可能会影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是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关键特征之一。然而,气温上升在整个白天和夜间并不均匀,在20世纪下半叶,夜间气温上升的速度比白天更快。这种昼夜变化的变暖模式被称为非对称增温,可能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次,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团队重新调查了非对称增温现象,发现该模式已经发生逆转。从1961年到2020年,全球白天变暖加快,而夜间气温变暖的速度相对恒定。这种逆转趋势导致了昼夜温差的增加。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科学家一直观察到全球变亮现象,这是对非对称增温变化的一个可能的解释。由于云量减少,更多的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白天温度升高,结果是近几十年来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差异增大。
除了全球变亮的影响外,研究人员还提出了逆转不对称变暖的另一个原因。区域性干旱事件和热浪的增加表明,由于地球表面的蒸发增加,冷却效应可能会减弱,这通常会导致白天气温更快地上升。
昼夜之间较大的温差可能会潜在地影响作物产量、植物生长、动物福祉和人类健康。例如,昼夜温差增大被认为是导致心率和血压升高的环境应激源之一,这可能会增加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由于昼夜温差增大,湿润地区的某些树种可能会增强其固碳能力。然而,昼夜温差的增大也可能对干旱地区的树木不利,因为白天气温较高可能会增加蒸发,导致土壤水分不足,不利于树木生长。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