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0日从昆明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旭辉教授团队,近期开发了一种由上转换纳米粒子辅助的3D生物打印方法,无需侵入性手术,即可在体内成型辅助骨折治疗的支架。相关研究以“用于无创体内成型的上转换3D生物打印技术”为题,发表于国际材料期刊《先进材料》上。
在医疗领域中,体内植入式生物材料对于骨折的矫正修复、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疾病的治疗具有不可或缺的功效。传统的方法是将医疗材料在体外成型,并通过外科手术植入体内,但容易引起手术并发症并导致感染。因此,急需新的方法实现医疗材料在体内的制造,以有效降低与外科手术相关的风险。
上转换纳米粒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纳米粒子,具有将长波段光转换成短波段光的能力。这种光学性能使其在光学器件、生物医用材料和辅助光化学反应等许多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日前,徐旭辉团队借鉴微晶玻璃的设计思路,选择稀土掺杂上转换微晶作为水凝胶内嵌的紫外固化光源,开发了一种上转换纳米颗粒辅助的近红外3D生物材料打印方法,以实现无侵入性手术的体内材料成型。首先设计多层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颗粒,定向增强其在蓝紫光波段的发光性能;随后,这类颗粒将吸收穿透皮肤组织的近红外光,在体内转化为300—500纳米的蓝紫色诱导多种单体聚合固化。此外,研究团队利用三维移动坐标平台,固定并控制近红外激光器,使其按预设路线精准移动实现成型。
在此项研究中,团队成员成功在小鼠体内实现了无创骨折固定支架的3D成型,展示了一种全新生物医学材料的体内成型方式,在植入式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