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在方法论层面坚持系统观念,明确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路径,统筹处理好各方面的重要关系。
夯实基础科学与抓住关键技术相统一。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促使着“新发现”的不断产生,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供给创新动能。加强基础研究,一方面要从“认知”上下功夫,推进对宇宙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的探索和发现,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另一方面要以“应用”为牵引,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如果说基础研究保证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持续奔跑”,那么关键技术则是其实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无论是当年苏联援华资金与技术支持的突然撤出,还是如今美国针对中国的“卡脖子”清单,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瞄准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实现原创性科学成果的持续涌现。
强化战略导向与加强科技供给相统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得有标志性科技成就。围绕创新发展破解一些重大科技难题,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系统集成,需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就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在强化科技战略导向方面有着天然优势,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科技领军企业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国家创新体系明确使命担当,共同构建起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新格局。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回应人民的需要和呼唤。中国共产党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比如,通过发展低成本疾病防控和远程医疗技术来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优质文化教育资源均等化等。同时聚焦重点,在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民生问题上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此外,要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民需求这对“供需关系”之间的正向反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激励社会大众广泛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动体制改革相统一。在落实创新的过程中,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之间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只在系统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改革是不够的,必须要在整体层面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在“双轮驱动”中,科技创新是核心,对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发挥着引领作用。比如,伴随着科技创新提速,科技成果评价需进行适应性调整。这要求现有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作出配套完善,从制度上及时回应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以此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各方面价值,提升科研人员积极性。反过来看,推动体制改革是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有效保证了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得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了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有关科技创新的体制改革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着力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烦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坚持自力更生与促进开放共享相统一。实践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一万亿元增加到二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海斗一号”“墨子号”“天问一号”等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涌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需要破解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因此,中国的科技创新要在全球视野下予以谋划和推动,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与各国的科技合作与交互中找到自身发展的“生态位”。开放的创新环境为中国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推进自主创新提供助力,有利于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加快突破。同时,中国也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在全球科技治理、科技文化理念等方面主动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搭建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等科技交流平台,携手世界各国共同促进科技创新,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营造良好氛围与培育人才队伍相统一。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做好人才工作要着眼当下,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我国要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我国要在制度机制上充分保障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破除“四唯”现象,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做好人才工作也要面向未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未来总是属于年轻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国家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的风尚,重视青年人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加强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模式,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加快形成促进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