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把科普做得更靠谱

2024-01-15 12:10:13    经济日报

近年来,常能在互联网平台上刷到“云科普”短视频。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不少院士在内的科学家积极拥抱网络,为网友带来精彩纷呈的科普内容,让很多人驻足“追更”。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先进的科技成果只有通过科学普及,才能为公众理解和接受,进而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们生活。全社会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文化的营造也需要科普。新时代科普被赋予更高的使命。

为了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科学家们率先垂范、主动作为,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既拉近了公众与科技创新的距离,也影响和感召更多科技工作者投入到科普工作中去。比如,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立20多年来,足迹遍及各省份,截至2022年底已演讲超过3.63万场,听众约1321万人次。

科技工作者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学普及的主导力量,他们处在学术最前沿,能够最大程度保证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面对社会各界与日俱增的科普需求,科技工作者应在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上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科普正由单一的线下活动向线上线下结合、数字化智能化融合的方向发展,科技工作者要善用新平台、新方式。严肃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很有趣,八旬院士汪品先视频讲解海洋知识引起网友关注,退休教授吴於人靠科普短视频成为几百万网友的“科学姥姥”……科学家们纷纷“出圈”,成为“银发知播”,实际上是一场科学知识与新传播形式的双向奔赴,开辟了科普的生动局面。应继续创新传播方式与手段,努力把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传播出去,让优质科普更好服务公众需要。

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科学精神的培育。当前,我国科学素质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科学精神弘扬不够,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科普要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在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方面下功夫,引导和帮助更多人成为具有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人,让科学精神、创新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期待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以更多创新形式跨出科研圈,通过优质丰富的科普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科学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祖国大地,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项新技术,这样长出一个产业集群
下一篇:强化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