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研究揭示水稻耐低温胁迫新机制

2024-01-09 12:41:3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苗期和孕穗期是两个对低温胁迫非常敏感的阶段,但同时调控两个时期的分子模块则鲜有报道。解析水稻低温信号调控网络、挖掘关键调控基因和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是解决水稻耐低温胁迫的有效措施之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康院士团队发现能同时控制两个时期的耐寒分子模块,驯化选择的COG3调控光系统II蛋白D1的周转影响水稻耐寒性,具有育种分子设计的应用潜力。

种康院士团队长期开展水稻耐低温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的关键调控网络和分子,包括低温感受器COLD1及其下游叶绿体中调控亚网络、磷酸化修饰和转录因子途径、蛋白构象改变以及DNA损伤修复等。团队与扬州大学梁国华教授一起克隆到粳稻中耐冷QTL主效基因(Chilling tolerance in Geng)COG1和COG2,COG1和COG2分别通过膜定位的受体蛋白复合体和细胞壁结构调控耐寒性。尽管目前克隆了一些在水稻不同发育时期发挥作用的耐寒基因,但是只有少数基因被证明在水稻苗期和孕穗期同时具有调控作用。

近期,团队科研人员与梁国华、植物所郭亚龙研究员合作,克隆并验证了粳稻中COG3基因对水稻苗期和孕穗期的调控作用。基于表型鉴定和序列分析,科研人员发现COG3的启动子序列在耐冷粳稻日本晴和冷敏感籼稻93-11之间存在多个位点变异,而且部分变异导致了COG3表达模式改变,这些变异位点在粳稻驯化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选择。低温诱导的COG3与叶绿体中的蛋白水解酶OsFtsH2互作,有效清除受低温损伤的D1蛋白,平衡D1蛋白的周转,进而维持光合效率而调控水稻的耐寒性。该研究证明,驯化选择的高表达蛋白COG3在低温时对叶绿体光系统II关键组分(OsFtsH2-D1)发挥维护作用,揭示了水稻耐低温胁迫的一种新机制,也为水稻耐寒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新的候选模块。

该研究成果于1月3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植物所刘栋峰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种康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科技助力长江大保护
下一篇:风云气象卫星为服务全球防灾减灾贡献中国智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