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扎实推进新时代教材建设

2024-01-03 09:57:17    光明日报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凸显了教材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教材建设是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和铸魂育人的基础工程。扎实推进新时代教材建设,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从根本上讲,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教材建设,将其作为国家事权加以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时代要求,紧密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材建设,着力开创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新局面。

聚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立德树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因此,教材建设也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推进开展。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要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打造精品教材上发力。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因此,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就要坚持自信自立,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党的百年奋斗史,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产出具有学理性的高水平原创性内容,打造能够彰显中国特色、充分反映和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伟大实践、能够培根铸魂与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其中,中小学侧重在启蒙引导、感性体验、实践体认上下功夫,高等教育则应多在系统学习、理论阐释、深度探究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教材在知识传递、价值引领和文化传承上的重要作用,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学段衔接的教材体系。

不断完善教材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要持续完善教材管理和治理机制,加强教材编写修订指导,压实编修单位责任,督导教材编写出版单位落实教材使用后的意见收集、分析研判,从源头上提高教材质量。同时,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优质教材建设,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计划,持续建设一批校企联合开发、产教特征明显、体现协同育人、彰显类型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优质教材。此外,完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教材管理体制,以问题监督和处置机制建设为关键,加强反馈渠道建设,严格落实教材建设成果与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等同对待政策,提高奖励的针对性、精准性,吸引支持更多优秀人才参与教材工作。

作者:张良、常淑芳(分别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恽迪:对核能的认知与思考
下一篇:从基因入手解偏头痛之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