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千亩茶园占据了好几座山头,绵延起伏的茶山沐浴着暖阳,清香四溢。
看到这一场景,党的二十大代表祝雪兰感到很欣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她为六堡茶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热情。
受气候和经济环境影响,今年以来,春茶收购价格攀升,面对一笔笔应付账单,祝雪兰也犯了难。她正一筹莫展时,接到广西农商联合银行金融专员的电话,事情迎来了转机。
“听说您最近要付茶青款,有困难吗?您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又是劳动模范,信用情况好,可以通过桂盛富民平台申请信用贷款,采集您的个人信息后,最快8分钟就可以办结这笔贷款业务。”
经过桂盛富民金融服务平台信息采集、风险评估、评级授信等环节,广西农商联合银行金融专员为祝雪兰办理了90万元的贷款,茶农们的茶青款有了着落。
如今,广西六堡茶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不仅重新“下南洋”,更沿着四通八达的水陆空交通,行销世界各地。
如何让金融服务更便捷、更专业?新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大刀阔斧地开展数字化转型,主动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以桂盛富民平台为抓手,以数字化转型带动贷款投放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目前,六堡茶主产区的苍梧农村商业银行累计向当地六堡茶及相关产业投放贷款2352笔,金额9.51亿元,支持茶叶企业21家、茶商和茶农超600家。
“十四五”以来,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有序推进“1+3+10+N”金融科技战略规划,全力提升科技赋能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信息科技投入占比均保持8%以上,走出了一条依靠数字化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金融科技创新之路。
广西涉农客户基数大、数据积累多,为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库”,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与自治区大数据局、农业农村厅深入合作,引入广西农业农村、国土、政务、征信、金融数据信源,实现涉农行业数据互联互通、共用共享,并在此基础上率先建成广西区域的涉农数据标准统一体系,形成涉农数据标准“通用语言”。
目前,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正以新一代数字化系统建设为契机,强化自主可控能力,降低外部技术依赖风险,已累计完成142个信息系统的投产上线,打造了多个金融科技创新案例,各类系统平台先后荣获34项全国及广西数字化创新奖项。
与此同时,在金融服务领域持续深度下沉,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成功构建广西“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的金融服务网络。在这张庞大的网络中,近1.3万个便民服务点如繁星点点遍布广西,服务半径直达广西所有行政村。
在设立2280个网点基础上,广西农商联合银行致力于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先后打造100个乡村振兴特色支行、8家科技支行,全国首家体育产业特色支行,设立147家绿色专营机构,不断拓宽金融服务边界,深化金融服务内涵。
为满足广大个体工商户的需求,广西农商联合银行联合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设立全国首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对全区个体工商户进行“全景画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网格化授信服务,实现“应授尽授”“应贷尽贷”,全区超过220万户个体工商户得到了授信,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60亿元。
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依托数字化、全覆盖的服务网络,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显著成效,多项业务指标领先。该行投放了占广西约35%的涉农贷款、25%的小微企业贷款、33%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61%的农户贷款、49%的个体工商户贷款、99%的脱贫人口小额贷款,均居广西银行业第一位,其中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排名全国第三。从桂惠贷政策2021年实施以来,该行累计投放“桂惠贷”2505亿元,惠及18万户市场主体,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7亿元,贷款金额、户数等多个指标保持广西全区同业第一。
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实现了自身业务的拓展与提升。全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13754亿元、11365亿元、8139亿元,资产、存款规模率先在广西银行业迈入“双万亿”台阶,存贷款当地市场份额排名全国农信系统第3、第7位,是广西唯一一家入围全国企业500强的地方性金融机构。2023年,广西在双口径高风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方面实现“双清零”。广西农商联合银行采取积极措施,一手抓清收处置,一手抓化解缓释,坚持“四降”原则,即“减存量”“防变量”“遏增量”“降总量”,不断巩固“双清零”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广西金融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