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是提升党员队伍素质,锻造过硬党员队伍的重要抓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聚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好”主题,优化课程设置、建强平台阵地、丰富培训形式,全方位提升党员教育质效。
聚焦“学什么”主题,优化课程设置,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精度”。坚持“量体裁衣”“因需施教”是党员教育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党员身份、专业能力、学历背景、性格特征等因素,分级分类开展个性化培训,切实上好党员教育培训的“专业课”“特色课”,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做足训前功夫,深入一线,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真实了解党员的短板弱项和能力提升需要,动态调整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和方式,实现党员教育供给与实际需求精准匹配、无缝衔接。
聚焦“怎么学”专题,建强平台阵地,变“田间地头”为“实践课堂”,拓展党员教育培训“广度”。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现场教学点,变“田间地头”为“实践课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线上线下教育培训平台,为党员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用好“现场阵地”。依托基层党校、红色教育观摩点,搭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驿站”,推出一批党性锤炼、素质拓展项目,同时,积极开设“红色夜校”“实践课堂”,将课堂从会议室搬到一线车间、田间地头、小区庭院等场所,做到既抓理论武装又传授农技专业知识;用活“线上阵地”。探索创建“零距离直播间”,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不定期展播系列精品课程,让党员学习从“面对面”延伸到“屏对屏”,实现党员教育培训“异地同堂、异时同效”。
聚焦“学得好”问题,丰富培训形式, 变“填鸭教学”为“沉浸体验”,增强党员教育培训“新度”。 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直接影响教育培训的质效,唯有丰富培训形式,变“填鸭教学”为“沉浸体验”,才能提升党员教育培训“鲜活度”,实现党员教育从“要学”到“乐学”转变;拓宽师资储备。有计划地从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领域吸纳专家学者、基层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人为授课教师,进一步充实本地“教师库”,避免因同一教师同一授课风格导致党员学习兴趣“打折扣”;提升学员的参与感与体验感。通过打破“一人讲众人听”的填鸭式模式,多采用“体验式”“沉浸式”等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新鲜”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引导学员从“被动听”转向“主动讲”,促进“教”“学”一体化提档升级。(永修县委组织部 徐礼胜)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