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陕西榆林榆阳区:发展庭院经济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4-11-14 10:05:32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区情实际,充分利用群众房前屋后空闲地,以产业化、生态化、特色化为引领,创新发展庭院经济,让广大农民乐享美丽乡村、鼓足增收腰包。

 

 

科学谋划——夯实庭院经济发展根基

榆阳区结合域内传统产业丰富多样、庭院面积普遍较大,且靠近城市、交通便利的优势,出台一系列政策助力发展庭院经济。

该区从区级层面建立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成立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组长的“千万工程”推进工作专班,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安排部署工作,高位推进。同时,实行“四级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区统筹,区级层面出台行动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镇负责,研究符合实际的发展方向,拿出群众满意、操作性强的具体落实措施;村组织,组织群众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户主体,鼓励引导农户筹资投劳自主实施项目,发挥主体作用。

此外,完善务实管用的要素保障机制,将推进“千万工程”列入全区年度重点任务,配套制定3个政策性文件和5项考核评价指标,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1亿元,压茬打造60个以上示范村和2000余户示范户。

在这些举措的推动下,榆阳区庭院经济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全区发展庭院经济种养殖户达到6.7万户。众多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典型引领——打造生态宜居乡村范例

走进古塔镇古塔新村,一座座崭新的民居整齐排列,白墙黛瓦在绿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庭院干净整洁,硬化道路四通八达,太阳能路灯矗立两旁。

过去,这里人居环境较差,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该村率先实施了就地移民搬迁工程,拆除危旧废弃房屋圈舍,改旧居、改圈舍、改厕所,对规模种植区、清洁养殖区、宜居生活区、现代服务区进行功能区分离,并同步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气化。同时,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和公共卫生厕所,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古塔新村党支部书记许治平介绍:“通过这些措施,村民告别了旧居,住进了新家,人居环境舒适度大幅提升。”

庭院经济,“生态”是前提。古塔新村的“旧貌换新颜”是榆阳区改善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十四五”以来,该区投资9.69亿元新建乡村道路1685.6公里;投资4.1亿元建成垃圾压缩转运站和污水处理站50余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93.3%,年度实际污水处理量达到103万吨。统筹实施改房、改厕、改圈舍“三改”提升工程,建设美丽农居1.9万余户,改造圈舍2100余户,改建户厕5万余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9.9%。同时,每年投入资金4000万元实施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建成三鱼路沿线“中国美丽田园”、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产业融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芹河镇前湾滩村在人居环境改善后,村民积极利用自家小庭院,种植瓜果蔬菜,发展近郊采摘,纷纷实现了增收。

“我们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等一切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庭院空间,发展林果种植和露天蔬菜种植等。同时,引入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种植作物收成的70%归村集体,30%分红给农户,实现集体和农户双赢。”前湾滩村党支部书记陈军华介绍,“今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突破3万元。”

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为乡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榆阳区针对南部丘陵沟壑区规模化种养产业发展条件不足、人口大量流失的现状,充分利用近郊区位和交通优势,深度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依托骨干型旅游景区,将周边和沿线庭院升级改造,发展住宿、饮食等配套业态,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一站式服务。(榆阳区委宣传部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建永安:“国企拥军”尽显担当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