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如何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山区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变成产品优势、产值优势?河南省西峡县依托种养业、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发展食用菌、猕猴桃、中药材、农文旅四大产业。
乡村房前屋后,猕猴桃果香四溢。依山傍水的“猕猴桃小镇”核心区域——丁河镇木寨村上庄组,来往的游客们品尝着各种口味的猕猴桃鲜果和果酒。
丁河镇党委书记戴中伟介绍:“中国作为猕猴桃第一生产大国,出口量却非常有限,随着中国对猕猴桃新品种的开发,选育的黄心猕猴桃‘金桃’和红心猕猴桃‘红阳’已成为市场的新宠。目前,猕猴桃为丁河镇的主导产业,丁河镇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标准化种植大棚内,菌菇香气扑鼻。
在位于双龙镇的河南伏牛山百菌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菌园公司”)智能化菌菇基地,一朵朵香菇、银耳、金耳、杏鲍菇如仙子般在保湿喷雾中绽放。
“等香菇的‘伞面’全部撑开,就可以采摘了。基地通过科技赋能,从一菇为主到多菌并举,从一季出菇到四季有菇。”双龙镇镇长张玮伟介绍,十余年来,百菌园公司从单一的菌菇种植、购销到全产业链发展,成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3年实现产值超4亿元。并与农户构建“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群众人均年分红1400元,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带动周边乡镇1000余户群众就业。
八百里伏牛山南麓,仲景宛西制药集团药香怡人。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我们秉承‘药材好·药才好’的制药理念,培育‘仲景’‘月月舒’等全国驰名商标。”仲景宛西制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锋说,“我们采取‘公司+基地+科研+农户’的合作模式,投资3000余万元建立六大中药材基地,与药材基地农户签订长期种植协议,每年高于市场价收购基地药材,形成种植、加工、销售、运输、贮藏为一体的专业化、产业化中药材市场。目前仲景宛西制药公司靠产业带动全国数十万农民增收致富,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就业。”
山村发展民宿,农民吃上香喷喷的旅游饭。
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骑”到墙头上,废旧物品成新景点,见证着时代的进步变迁;水车、石磨、面萝等保存着老家农耕生活,留住渐远的乡愁……五里桥镇白庙民宿文化村打造属于游客与村民的“山水间的家”。
“目前我们村发展了帐篷民宿、木屋民宿和村居短住民宿共25家,可容纳300余人同时入住。”五里桥镇党委书记姜旺说,白庙民宿文化村挖掘民俗文化,以民宿支撑文旅发展,村集体成立白庙民宿发展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农户’模式,把村内闲置民房进行流转,统一租赁,招引西安粤海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经营,实现农户和村集体共同增收。
整合片区资源,西峡县建立“菌果药旅”产业链,“菌果药旅”产业综合效益360多亿元,农民80%以上的收入来自四大产业,去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067元。特色产业成为破解农民增收瓶颈的“富民密码”。(西峡县委宣传部 王侠 范亚康)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