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走进田间地头 助力皖美乡村

2024-08-15 16:00:34   

为推动怀宁县“皖美休闲旅游乡村”特色风貌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增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和美乡村”人居环境服务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走进田间地头、助力皖美乡村”暑期三下乡服务团从建大校园出发,走进百姓辛勤劳作的地头,问诊乡村发展迫在眉睫的需求,挖掘乡村文化底色,为提升乡村居住环境、助力皖美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贡献自身力量。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农村人居环境现状,落实解决农民实际需求。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师生走进怀宁县月山镇复兴村,实地走访调研了和美乡村示范点后,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师生对杨八房中心村人居环境的变化发出了由衷的惊叹。座谈会上,了解到复兴村杨八房中心村虽然在人居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村落旅游基础设施不足,后期运营存在较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服务团老师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村落旅游发展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内部条件。同时要加强运营方面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村落后续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观完杨八房中心村后,服务团师生又马不停蹄地来到马塘自然村,看到村民及工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乡村改建。服务团师生利用专业优势,来到施工现场与村民及工匠展开设计研讨。钟杰副教授指出,马塘自然村依山而建,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对于发展民宿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针对村庄现存闲置农房较多,提出活化利用闲置农房,发展特色乡村民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随后服务团师生立即展开现场测绘、拍摄、访谈等工作,为即将开展的闲置农房活化利用设计奠定了基础。

服务团师生走进金拱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参观考察了培训基地、育苗基地、粮油基地,了解乡村的科技创新、生产运营、品牌建设等情况。并针对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当前运营模式单一、展示内容单调等问题,因地制宜提出了“农耕+研学”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整合、创新利用村庄资源,以现代农业为基、以旅游休闲为形、以农耕文化为魂,推进乡村农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

为切实了解搬迁群众所需所盼,科学规划黄龙镇拆迁安置点设计方案,全力推进安置点建设进程。服务团师生走进黄龙镇民生工程“安置房”规划选址现场,实地考察了安置点的道路交通、地形地貌及基础设施配套等情况,针对场地中水塘、沟渠、树木及闲置农科站用房提出了建设性意见:1.保留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如乔木、水塘、排水沟渠等);2.围绕水塘建设安置区景观步道;3.适当扩大沟渠建设河道景观;4.利用农科站闲置厂房和场地建设村民活动中心。随后,服务团师生使用无人机对即将规划场地进行了全方位航摄,为后期的安置规划设计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新时代的建筑学子应充分发挥其专业学科优势,深入田间乡径,用双手触摸百姓生活、用心灵感受乡村需求、用智慧探寻振兴征途、用情感共鸣时代律动。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学校走向社会,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年轻智慧力量。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三强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筑牢基层治理和谐根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