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10个“司法改革典型案例”和7个“司法改革优秀案例”。其中,天府新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报送的,构建“双心融合 双轨并进”解纷机制 ,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天府实践,入选成都法院。
天府新区法院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诉源治理“党政主抓”的制度优势,聚焦基层法院实质解纷功能定位,紧扣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的发展方向,从运行体系、调解机制、解纷模式三个维度,创新建立四川天府新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协调中心与法院诉源治理中心“双心融合”、公益化调解与市场化调解“双轨并进”的解纷机制,做法入选四川法院首届改革创新奖,并被《成都改革》刊发推广。
构建“双心融合”运行体系,推动矛盾纠纷一站调处
充分发挥解纷资源优势,融合集聚两大中心物理空间、职责功能、人员队伍等要素资源。
集成“一处中心”,升级一站式体验。一体化实质运行两大中心,推动新区7个行政部门牵头设立12个行业性调委会,形成以信访服务、纠纷化解、公共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以优化社会治理服务流程为主要方式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站”。2021年以来,共接待群众91624人次,调解案件40680件。
搭建“一体平台”,拓展智慧解纷应用。完善应用“矛调在线”平台,聚合跨部门跨行业平台数据,创新“点单+派单”智能服务,同步研发应用“e法亭”等智能化移动设备,确保纠纷指尖解、远程办。
打造“一个团队”,创新诉非双向互融方式。组建法官、调解员、书记员综合诉调团队,引驻人民调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等35家特邀调解组织和208名调解员,打造“调、立、确、审”一站式工作机制。截至目前,诉前委派调解案件54265件。
创新“双轨并进”调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精准化解
创新推出“公益化+市场化”调解机制,构建民事纠纷以公益化调解为主、商事纠纷以市场化调解为主的双轨并进解纷模式。
强化人民法庭解纷优势,构建钟摆式基层解纷链条。聘请辖区街道100余名人民调解员、627名网格员为“诉讼联络员”,选派庭长(副庭长)担任街道法治指导员,确保前端网格员及时发现、中端人民调解员委托调解、后端法官释明普法。
设立商事争议调解中心,推行市场化调解机制。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四川分会(成都国际仲裁中心)等机构建立合作,聘任商事、投资、国际贸易等领域22家专业调解组织和商事调解专家160人。
健全工作保障机制,提升调解内生动力。自主制定涵盖10余类260余种常见纠纷调解协议“工具书”,做实司法调解指导。完善收费标准、质量评估、落后退出等配套制度,定期通报调解案件数量、调解率等核心数据指标。截至目前,通过“双轨并进”调解机制成功化解纠纷13399件,其中,通过市场化调解机制调解成功1131件,涉及标的额约6亿元。
完善三阶式解纷模式,助推法务区打造争端解决示范地
依托天府中央法务区对法律服务业的“虹吸效应”,以司法审判为牵引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机构靠前预防化解纠纷。
盘活高端法律服务资源,培育国际化解纷方式。借鉴国际争议解决常用做法,深度发挥公证机构、律所机构对纠纷的预防与化解功能。目前,推动入驻公证机构参与调解2926件,律所参与调解2874件。
设立司法确认中心,赋强调解协议法律效力。出台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操作规程等制度性文件,对调成案件提供“一站申请、分级办理、一窗确认”的便民服务。目前,受理司法确认申请4234件,确认调解协议有效4124件。
深化联动解纷效能,打造类案解纷示范样板。构建“地域化+专业化”审判机制,通过典型案例、示范诉讼等方式统一法律适用,通过发布诉讼指引、要素式起诉状,增强诉讼代理人专业素能,打造类型化纠纷高效化解示范样本。(供稿:天府新区法院)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