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道路宽阔通畅、农田山间硕果累累、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片区发展产业兴旺……仲夏时节,在永安市曹远镇,处处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好“丰”景。
三年来,永安市曹远镇聚力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引领3个驻村第一书记用新理念新举措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使第一书记在夯实基层党组织、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领域中,充分彰显“第一作用”,成为新时代的优秀“答卷人”。
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村级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党建领航是第一书记的“核心职责”,更是衡量第一书记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驻村伊始,霞鹤村第一书记张明腾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推行“近邻恳谈会”长效机制,用活党建阵地,经常性邀请乡贤、妇女、老干部、群众代表开展“美丽乡村 美丽约定”近邻恳谈会,就做好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建设、增加村民收入等重点工作,广泛收集民情民意。驻村以来,已累计召开近邻恳谈会8场,会商解决村庄建设、社会治理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多件,使“近邻恳谈会”成为村主干提升履职能力、展现新作为的重要平台。
同为驻村第一书记,曹远镇汶四村第一书记陈薇致力筹建“红色书屋”,打造永安市图书馆汶四村分馆,为分馆配备了300多本红色书籍,倾力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加油站”。埔头村第一书记王德芳则致力加强支部阵地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0万元,修缮改造“村党群服务中心”,着力提升村级阵地标准化水平,让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当好产业发展“领航员”
“助推乡村振兴是第一书记的主业主责,我们一定要把村当家来管理、来经营。”张明腾认为,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为壮大霞鹤村集体经济,他积极发挥霞鹤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省金牌旅游村品牌效应,探索实践“红色文化+休闲旅游”发展路径。通过引导村民以现金、土地方式入股农民合作社,引入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生态农业公司”,大力挖掘开发本土旅游资源,有力带动了村财增收、村民致富。如今,霞鹤村已实现“田园变公园,村民变股民,务农变务工,产品变礼品”的重大转变,入股村民每年可分红17万元,人均年分红2000多元,要想富,先开路。汶四村地理位置是曹远镇“一溪两岸”文旅规划的关键节点。建设一条通往市区的好路、近路,对为汶四村知青文化、孝廉文化、渡口文化和休闲采摘农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为打好公路征迁攻坚战,第一书记陈薇积极沟通村民、调解矛盾,协调多方,推动总投资约2000万元的汶霞线旅游公路加速推进,村民翘首以待的乡村旅游“致富路”正逐步铺就。
农业强,农民才能富。埔头村第一书记王德芳巧借“村社联动”平台,主动加强与埔头万吉农业、丰登林业等农民合作社合作,流转盘活250多亩土地,集中发展葡萄、红美人、芙蓉李等水果采摘园,带动150多人就近就业,村财增加收入的同时,让村民们得到了更大的实惠。同时,充分依托九龙溪沿线“一溪两岸”优美生态以及库区移民政策优势,大力推动新村点、库区移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将建筑、景观、文化融为一体,推进生态、乡风“齐头并进”,让田园风光真正变成了乡村发展的“聚宝盆”。
当好群众贴心“服务员”
普通人入村,主人翁驻村。3个第一书记驻村以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脚扎根于山林中,把心融入于田间里,用心用情用功当好基层群众的贴心“服务员”。
来自三明中级人民法院的张明腾充分发挥“娘家”优势,倾心为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先后组织法律文化下乡3次,慰问困难群众15名,普法宣传10余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件,有力确保了矛盾不出村、问题不上交。“我们反映佳洁公司欠村民工资问题圆满解决了,大家都已拿到相应的购物券,太感谢张书记了!”霞鹤村村民林兴旺说。
“村道路况差,积水严重,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出行十分不便。”在一次近邻恳谈会上,埔头村村民对坑洼不平的村道反映强烈。王德芳与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移民资金368万元,组织对埔头村主干道路及周边2.37公里的道路进行“白改黑”提升改造,快速把“堵心路”变成“顺心路”,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还改观了乡村面貌,村民们赞不绝口。
来自永安市人民法院的陈薇善于将法律中的“和”文化融入到汶四村具体村务中,多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事了人亦和”成效明显。“要是没有陈书记,我可能就拿不到这笔抚恤金了。”汶四村一位残疾老人说。陈薇在一次走访时,发现一位年迈的残疾老人因交通事故未得到相应赔偿,便利用法律知识帮助老人维护权益,积极协助老人成功申请到了2万元残疾人抚恤金。陈薇还多次邀请永安市人民法院、律师协会定期到村里开设法律知识讲座,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耕地“三权分置”等法律法规,让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田野,三年来,曹远镇3名驻村第一书记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深入田间地头谋发展,进村入户摸民情,化解矛盾纠纷促和谐,宣传惠民政策助振兴……一个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2021年以来,3个驻点村第一书记共筹集省市县三级资金1975万多元,完成40多个民生项目建设。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