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福建永安市大湖镇坑源村的松树林里,洪福农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昌麒顶着烈日,正忙活着组织林农采挖茯苓,不一会儿,一个个黑黢黢的“土疙瘩”被完整地挖了出来。
“在病害松木上种植茯苓药材,变害为利,既可增加农户收入,又可改良生态环境。”大湖镇林业站站长余友金说。
松树是松材线虫病的易感树种,一旦染上,40天左右便会枯死。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该病自1982年传入中国以来,导致大量松树枯死,对中国的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
余友金介绍,为避免病虫害蔓延传播,每年必须砍掉病害松木。病松砍伐后,树蔸容易成为松材线虫滋生的温床,给生态造成严重破坏。茯苓属木腐真菌类,其分解的松木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可加速树桩腐烂。病松接种上茯苓菌60天后,松材线虫就会死亡。防止松材线虫病扩散的同时,可为茯苓输送源源不断的“天然肥料”。
近年来,大湖镇立足山林资源优势,以党建为引领,创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积极引导各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洪福农林专业合作社率先向坑源村租赁了100多亩山地,利用废弃松树蔸种植茯苓药材。“受树蔸密度影响,我们先行接种茯苓菌种4000多个,一年可采收两次,预计产值可突破30万元。”蔡昌麒说。
林下经济添活力,林上生态富农民。大湖镇致力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有效盘活了林下资源。截至目前,累计种植林下茯苓100多亩、金线莲30多亩,林下养鸡4万羽,林下养羊500多只,总产值可望突破600万元,快速形成了“林源药用植物为主、林下养殖为辅”的绿色发展新格局,使林下经济成为乡村振兴“致富伞”,蝶变为生态富民的“聚宝盆”。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