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左云县依托全县优美的自然风光、星罗棋布的边塞文化遗迹,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来抓,努力打造富有活力、彰显魅力的特色乡村,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一幅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乡村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打造地域特色新景观
一栋栋红瓦房错落有致、一座座木门楼新颖别致,干净整洁的柏油街巷,村周葱郁的青松……
“美吧!我们现在的黑土口村已经不是以前的村庄了,你看,每天都有游客进村参观!”看到有外地客人来参观,身穿橘色环卫服的保洁员放下手中的活乐呵呵地说。黑土口的华丽转身,只是该县城和美乡村建设的一幅剪影。
“在实施和美乡村建设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以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为重点,从山水、人文、产业、设施、空间、环境六方面,着手建设健康、有机、绿色、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幸福家园。”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赵虎介绍说。
为破解和美乡村建设中的“同质化、碎片化”现象,左云县积极探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依托左云生态良好、历史悠久的优势,将乡村建设与摩天岭省级风景名胜区、古长城遗址等历史遗迹与十里河生态湿地、管家堡沙漠公园等田园风光、绿野乡村和美景点保护开发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村庄的肌理和文化内涵,把秀美的风光、独特的文化、红色的印迹融入建设风貌,提炼地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左云特色的乡村景观。编制了《左云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左云县和美乡村建设规划》等详规,构建了理论实践结合、地域特色浓郁、群众积极参与的规划体系,为全县和美乡村建设描绘了秀美的蓝图。
扮靓乡村新颜值
“结束住危房的历史,搬迁到亮堂的新居,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感觉特幸福!”65岁的店湾镇兴隆沟村村民老吴笑呵呵地说。该县坚持乡村提升与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相结合,着力解决安居问题。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难以实现就地脱贫的贫困人口,坚决实施易地搬迁。高标准建设安置点13个,6个深度贫困自然村、12个采煤沉陷区全部搬迁,10000多名群众喜迁新居。与此同时,对全县所有农村住房进行了全面排查,开展危房改造,结合“星级村”创建工作,打造了管家堡、黑土口、李石匠、南家堡、刘家窑等集和美乡村和旅游示范村建设为一体的示范村,实现群众居住条件从“危”到“安”向“宜”转变。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补齐发展短板,以就地城镇化为目标,全面保障农村居民出行、住房、饮水、如厕等需求,让农村像城市一样便利。到目前,全县村村都设置了保洁员、都安装了路灯、都有了公厕。
“这条件,没比了,城里人有的,我们也有,走的是柏油路、住的是安全房、喝的是甘甜水、用的敞亮电,五堆四乱不见了,信息畅通了,过的是神仙般的日子!”小京庄乡屯军庄村村民李建国乐呵呵地说。
山野深处织锦秀
“我是一名跑长途的货车司机,几乎常年行车在210省道上,进入左云,感觉就进入了山水画廊,沿途风景好,路边村庄感觉不单单是美,而且有韵味!有气质!”河北籍的张师傅如是说。
210省道从马道头乡入境,至三屯乡出境,沿路两边树木葱茏,庄稼长势喜人,路牙边各色花争奇斗艳,充满人文气息的标语醒目提神。沿路村庄均有村标,村标不拘一格,别致新颖,内涵丰富。公路两边人家的院门或崭新亮丽,或古色古香,墙绘简洁流畅,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新时代特色文化,给人以回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精神。
“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我们不仅要面子而且更要里子,特别注重风貌提升,塑造土味乡愁新村。以留住记忆、留住乡愁为目标,积极打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乡土气息的和美乡村。”小京庄乡党委书记韩月儒说。
以实现“山水画廊、四季花乡”为目标,全县统筹规划,对109国道和210省道沿线村庄容貌进行重点改造,打造乡村文化长廊。拆除破败危房、废弃栏厕、残垣断壁等,对村内步道采用青砖、石板、鹅卵石等乡土材料进行新建改建,两旁花草树木错峰开放、四季常青。将红色元素融入和美乡村建设,粉刷乡村振兴等主题墙绘180余幅,打造形成了3条长城边塞风情、生态旅游带。
村容村貌在蜕变,群众的精神风貌也在悄然变化,群众维护美好家园的荣誉感的氛围也成了一道风景。全县所有行政村通过开展村民自治,制定《村规民约》,开展和美庭院“四互”活动,户与户之间互看互学、互评互比的良好道德风尚也“随风潜入夜”。
“过去村里道路不畅、垃圾乱倒。现在,连犄角旮旯都铺上了柏油马路,垃圾箱、垃圾桶随处可见,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意也好了!”管家堡村村民李生在村里开了个农家乐,每到节假日农家乐就会迎来一波接一波的游客。城乡环境的逐渐改善,引得越来越多的游人纷至沓来。
沃野描绘新蓝图,乡村振兴正当时。一幅幅村净、景美、业兴、人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成为左云县乡村振兴的靓丽底色。(左云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