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伪造证据零容忍 邛崃法院对妨碍民事诉讼的原告方作出罚款处罚决定

2024-06-12 16:20:41   

近日,邛崃法院在一起借款纠纷案中,对妨碍民事诉讼的原告方作出罚款处罚决定,依法惩治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维护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

2022年7月28日,被告刘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原告赵某某借款,同日原告通过他人向被告出借30000元,被告刘某出具一份未载明出借人和借款期限的借条。近日,经原告催要,被告未偿还借款,原告遂向邛崃法院提起诉讼。

庭审中,承办法官仔细比对了原告庭前提交的借条复印件和影印件,发现了两份证据材料存在不一致,当庭询问原告相关证据材料的形成过程。原告对借条的复印件、影印件形成过程作了简要陈述,但就承办法官的追问不作正面回应。

承办法官随即告知原告提供虚假证据的法律后果,并针对借条、收据原件,向原告指出存疑的地方,面对承办法官严肃发问。原告最终承认其为了保证诉讼请求能得到支持,私自填写借款人、借款期限等内容并捺印。

法院认为,原告赵某某在该民事案件中提交伪造的证据、虚假陈述,其行为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严重妨害民事诉讼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该院对赵某某的上述行为处以罚款1000元的处罚。(邛崃市人民法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绥棱分局赴六顺街派出所参观学习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